自从《布达佩斯大饭店》之后,每次有韦斯·安德森的新片上映,总有人说他的电影同质化程度太高,不断自我重复。我倒觉得《法兰西特派》和《小行星城》是韦斯·安德森对电影话剧化的进一步实验。这种实验性在《法兰西》中初见端倪并在《小行星》中发扬光大。电影开始告知观众电影不真实这点我认为是像《百年孤独》开头剧透上校的命运那样的自信,是导演对观众即使知道电影不真实也会自主提高suspension of disbelief的自信。

讲个题外话。我的朋友非常反感电影话剧化,我则持完全相反的态度。我认为电影应该取代话剧。话剧由于其特殊性,它的票价不可能比电影更低。话剧欣赏成本比电影高得多,导致创作话剧比创作电影更需要考虑受众。电影则没有这个限制。真正自由的创作形式应该是低门槛的,大众的。一部电影真正的门槛只有它的票价。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看懂一部电影,至少看懂电影的剧情,主旨思想和氛围不应该借助任何额外材料。同样地,在不知道任何额外材料(比如某某哲学家的某某理论,或者某某漫画196x年的设定,或者某某导演为了拍这部电影新发明了某某技术)看完电影得出的解读不应该以一句简单的“你看不懂”而否认。

回到电影本身,《小行星城》在我印象里是《狐狸爸爸》之后第一部出现两个不是脸谱化的角色探讨生活状态的电影。即使《布达佩斯》也没有《小行星》中这样深度的探讨。这让《小行星》脱离了普通的“韦斯安德森类型片”,让影评人能真正地像讨论其他电影那样分析电影的角色。换句话说,《小行星城》比《布达佩斯》更接近普通的电影。与此同时,《小行星城》没有丢失韦斯·安德森的风格。看到“韦斯·安德森”慕名而来的观众应该不会失望。电影依然有着安德森独有的幽默感,色调,剪辑和运镜。

这里再说个题外话,我喜欢韦斯·安德森的风格最主要的原因从来不是什么强迫症构图和糖水色调。这两点是为我心中韦斯·安德森最重要的特质服务的:冷幽默。构图和调色只是为了增加观众和角色的距离感,以便增加电影的幽默性。在我看来这是比讲段子更高明的喜剧电影拍摄方法。

接下来说说我认为安德森在《小行星城》中的野心。这部电影是剧情占比最小的安德森电影。导演甚至主动强调了剧情的无意义性。这种电影开头和结尾人物状态没有改变但依然是线性叙事(指戏中戏的剧情)考验的是对电影世界细节和人物的展现,因为观众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这些地方,而这里安德森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幽默感和风格化了。虽然这里展现的东西不如其他类似结构的电影,比如《沼泽》那样丰富,却也是安德森试图改变的一步。在这样的剧情框架下,观众甚至会注意到不少看似导演埋下的线索,其实并没有得到发展地细节,比如五个天才少年的小发明,比如三个女孩子自认为是女巫,等等。我觉得这些(应该是)真空管朋克元素,比如激光枪,喷气包,冷战,飞碟,外星人等。女巫让我想到的是亚瑟·米勒的剧本The Crucible,一部反映麦卡锡主义的话剧。除了进一步的风格化,这些元素描绘的是在背景里进行着的(黑白的,冷峻的)冷战。然而,所有这些看似在伏笔的元素在混乱的高潮中被一并遗弃了。我觉得导演的目的除了开观众的玩笑之外更多的是削弱“意义”于小行星城的重要性,强调一切的荒诞性。

电影的主题,如爱德华·诺顿扮演的编剧所说,是一群人在一起做的一个梦。在这个梦里大家不仅要直面生活的困境,还要展现给其他人看。隔离中的人们宛如梦中,因为隔离结束后这一切都再无意义。然而这梦境却无法摆脱,因为人生不是梦,无法从中醒来。小行星城的人们在来到小行星城之前已陷入困境。离婚,丧偶,性取向,房产开发,式微的民谣音乐,无法挽回的婚姻,都是人们不愿启齿的噩梦。孩子们逐渐陷入无尽地重复人名,即使是天才也难免踏上前人的道路。隔离结束并不能结束人生的困境。隔离不是沉睡,在隔离结束后继续沉沦还是追逐(爱情等)人生目标最后还是要看我们自己。

可以说,这部电影尝试在脱离剧情等情况下靠戏里戏外的互文和小细节抓住观众。我不觉得这是安德森灵气散尽的表现。我也否认安德森固步自封。这部电影戏里戏外的联络比《法兰西》好得多。两者的联系是在试图深化电影主题,而不是纯粹的风格化尝试。从《布达佩斯》来的人不一定会喜欢,但从更早的安德森电影一路看到现在的观众应该会喜欢《小行星》,至少不会讨厌到从此不再看任何安德森的电影。起码这是今年我在电影院看的最开心的一部电影。


小行星城Asteroid City(2023)

又名:小行星都市(港) / 小行星之城

上映日期:2023-05-23(戛纳国际电影节) / 2023-06-16(美国)片长:106分钟

主演:詹森·舒瓦兹曼 斯嘉丽·约翰逊 汤姆·汉克斯 杰弗里·怀特  

导演:韦斯·安德森 

小行星城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