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去看了电影《梅兰芳》,今天贴出了洋洋洒洒数千言的观后感。我看过《梅兰芳》后,也说要写出观后感,一直没动笔。从影院回家当晚,我就和朋友探讨过关于此片的问题。人们眼中有无数个梅兰芳的形象,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每个人都将陈凯歌此片中的梅兰芳与自己心中的那位京剧大师相比较。因此,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不满意。

片子的亮点不少,我甚至流泪一次——剧中的梅兰芳在夫人福芝芳面前,因为念及“红颜知己”孟小冬的离开,而边吃着夜宵甜品边大颗落泪。我的哭点低,被感动了。事后看一些资料时才知道,剧本就是剧本,它的演绎之处甚多。因此,看到有人在网上提出,“请梅葆玖来做顾问就是自缚手脚”,随后又有人应对说“这部电影没有义务重现历史”,我愿意支持后一种说法。

关于情节我不再赘述,我只想提出一个问题:当梅兰芳作为一个电影中的主角形象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些对京戏基本没有了解的年轻人,才一拥而上去关注他,这是古典艺术在当代呈现的悲剧命运。我对戏曲没有排斥心理,当然,与民歌、民谣相比,听戏曲时我会感到更陌生。梅兰芳曾经从昆曲中汲取营养,在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他在复出时也首先选择演唱昆曲,来减低对嗓子的压力。无论昆曲还是京剧,这些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在当代都无法成为有地位的公众艺术形式。我们能时时见到的音乐文化,基本都是“欠揍山寨机”时的音乐,想象中都是骑车大摩托车、戴着黑墨镜、载着一个穿漏了洞的丝袜的长腿女朋友去哥们家喝酒一样的感觉。

与很多当代电影一样,人们观看《梅兰芳》可能是为了使自己不要落伍。在我心里,即便我对京戏不了解,对梅兰芳的历史所知无多,我在观影过程中也会保持相当程度的尊重。但是120人的影厅中只坐了30多人,不少小情侣略显不合时宜的打情骂俏,还是使我联想到本片的命运。社会舆论的形态呈现金字塔状态,从文化层面讨论《梅兰芳》的人在塔尖,看是为了顺便吃点爆米花的人们在塔基。这倒没什么不合理的,只是如果我们看了本片之后,能对京戏这样的古典艺术有些了解,那就会更有意义。否则,我们真的会在看过《梅兰芳》之后不久,就轻易地将它忘记。将这样一部电影,简单地当作理解男人的责任、爱情的内涵、义气和理想的实际遭遇等问题的载体,似乎有些浪费。

我个人回想起来看片的全过程,赫然觉得最难忘的是两段“国际”情节。在美国,梅兰芳的演出遇到了他、三哥、六爷都没遇到过的情况:剧评人认为京戏沉闷,不宜观看;感到不喜欢的观众直接退场,邱如白质问门童,被告知“我们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该鼓掌的地方,观众因为不懂京戏而不动手。但是恰恰在这个国际舞台上,片中的梅兰芳感受到了艺术在没有束缚的状况下,作为表演者的个人应该以何种态度去行动,更使他重新理解孟小冬的“别怕”。

另一段则是日军少佐田中隆一与梅兰芳的关系。作为一名日本军人,田中死而无憾;但是作为梅兰芳的仰慕者,他却死不瞑目。新浪娱乐资料称,日本戏剧家波多野乾一与梅兰芳关系密切,《三联生活周刊》则指名另一位活跃于香港的日本人,亦为五字姓名,我没记住。历史资料指出,日本军队在华期间并没有拘禁梅兰芳,系梅在日声望极高所致,梅兰芳曾向日本关东大地震捐献巨额救助款项,他的德艺双馨深得日本戏迷尊重。在本片当中,田中隆一被当作一个从侵略者的侧面反衬梅兰芳人格的工具,他在国家利益与个人情感之间的犹疑,他对梅兰芳拒演的失望,都很有特殊性,很有戏剧性。虽然我个人并不赞成在这个重要的环节,因为中国人的习惯性反日而编出一段日军拷问梅兰芳的情节,但是,剧中田中隆一至死秉承对京剧的热爱,甚至死得有些绝望,却是其为天皇尽忠的责任感的侧面体现。

看过本片后,我通过读《三联生活周刊》的专题,以及查阅部分网络资料,了解了梅兰芳及其身边人物的很多历史记载。如果希望不要忘记这部电影,不要忘记梅兰芳,我们应该在看过片子之后,以此为支点,尽早还原梅兰芳及其身边人物的真实形象。这样才是作为观众的身份,对艺术作品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梅兰芳(2008)

又名:Forever Enthralled

上映日期:2008-12-05(中国大陆)片长:147分钟

主演:黎明 章子怡 孙红雷 陈红 王学圻 余少群 英达 安藤政信  

导演:陈凯歌 编剧:严歌苓 Geling Yan/陈国富 Kuo-fu Chen/张家鲁 Jialu Zhang

梅兰芳的影评

midi
midi • 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