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02-16

梅兰芳:与梅君兰芳书 (之二)

与梅君兰芳书
  齐如山/著 王晓梵/整理
    
  这是刊登在《万象》上的,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有找到现成的,就把它打了下来,可能会有错字.

之二(民国元年冬)
畹华艺士足下:
昨观《御碑亭》,身段袅娜之中不失庄重之原则,腔调与悠扬之中仍饶稳练之情形,面部表情亦极熨贴,无怪屡屡博得满堂彩声也。数月前为此戏曾上一函,关于足下之得失亦略论之,兹不再赘。惟座旁有数人云:几次观看,总是如此,一丝不走,无懈可击。看情形亦似极恭维足下者。但鄙人聆此数语,则又稍有感慨。在彼以为一丝不苟便可满意,而鄙人则犹以为未足。因恐足下亦以一丝不走边算克尽厥职也,顾不得不进以忠告。
按各脚演戏,一生约分三个时期。在童伶时代,每次演戏果能保持原样一丝不走,便算好脚,因小孩学戏初次登台,第一此倘不能尽其所学,则教师必要则罚;倘无大害。若第一次便能大红特红,则第二次便恐大意,日久更要懈怠。戏界所谓“一清二混三日见”也。此病极宜防范,必须常常排练,每次出演之求保其原样便可满意,不必一定再求进步。且童伶知识未足,亦不能自出心裁。而教习更不能每次改样,致小孩演时有串经之弊也。在老伶工,每次演戏只能保持原样亦可满意,因老年人神志已弱,气力就衰,果能保住平日之情形不止退化,已算难能可贵,万不能再讲求进步也。至于十七八至三四十岁之脚色,则不可如此。因方在英年,百事皆应进取之时,每一出戏必须日日改良时时进步,一戏有一戏之特长,一次又一次之进境,方能成一好脚。否则怎样学来的怎样唱,永无进境,千篇一律,年岁增长而艺术无进步,日久必不能餍观客之望,于是声名日见衰落。从前有许多青年脚色,后来身败名裂者,皆作是弊也。
足下才十九岁,方在英年,诸事正应努力迈进之时。每演一戏,必要察该戏之情节,该人之身分。以表情论,某处应添何种神情,某处应添何种身段;即添之后,要审查其是否合理,是否美观,观客是否欢迎。比如近来某旦脚演《醉酒》,有鼻嗅花香,及快跑急转之身段。按杨妃醉后偶嗅花香,亦颇在情理之中,但臀部高抬极不美观,此即为合理而不美观之身段;致快跑急转等身段,虽亦不难看,但以杨妃丰满身躯,且在醉后,何能有此剧烈之动作?此极为美观而不合理之身段。仅举一戏,余可类推。以歌白论,某句应添拉长腔,某句应该直唱,要以合乎该句喜怒哀乐之情节为标准;即添之后,在审查其是否合理,是否好听,观客是否欢迎。比如某名老生演《斩子》,唱“下为迎接娘来”一句,腔调极为摇曳,弯转极多。但不想杨六郎此时是何等为难,不杀宗保无以正国法,杀之则无以继宗嗣;又当老母来讲情,此正杨六郎五内如焚之时,安能唱此悠扬袅娜之腔?此即好听而不合理之歌唱。又如某名须声演《取成都》,问及诸葛亮约“这便是卧龙公么(读如抹)”,观客皆以为不好听,并云“么”字是由哪儿来的呢。其实此种口气正可形容出刘璋一腔愤怒心事来,该明知此事位诸葛亮之主意,而又无可如何;此即合理而不好听之说。白,亦只举一二戏,余可类推。
以上乃关于表情、歌白两事,如不合理或不美观不好听,皆须改正固矣,但观客若不欢迎,则亦须酌为更动。有人说,只若美观动听合乎道理便妥,又何必问观客欢迎与不欢迎乎?此大不然。无论唱功多好,做工多妙,倘观客不欢迎则决不能为一名脚。知者愈多,则名气越大;倘无人欢迎则无人知,何由可成名乎?再者,观客之身分、知识各各不同,有知识较高、心思较细之人,演员稍一表示他便明了;其知识较低、性情较浮之人,演员亦做到适可之际,他还未理会。此恒有之事。倘遇此等观客,则一切唱工做工,皆须多加火气,否则彼不能餍彼之望。再进一步言之,可以说是在高等戏院一种演法,在天桥戏院又一种演法,若在乡下野台子上则又应另一种演法。不但如此,如在天津上海汉口等处演戏,则与北京亦不能相同,因各处观客皆有其特别情形,故不得不稍事迁就也。但有可迁就之处,亦有万不能迁就之处,则在演员自己随时辨别耳。是可知演戏须时时用心。且尤可证不许千篇一丝不走也。
或谓,演戏有关社会教育,要能领导观众方算好戏,岂可自贬身分,迁就观众乎?此说亦不为无理,但所谓关乎社会教育者,乃指剧本之命意而言,与技术无直接关系;况就以剧本论,亦不能专注重教育一层。该戏剧最初乃系自己娱乐之事,后乃进而为营业性质;行之即久,百余年来西洋脑思灵敏之学者,以为观众即如此欢迎,则大可借此推行社会教育,于是戏剧有关社会教育一语,乃盛行于世。然仍以观众欢迎为本,倘不管人欢迎与否,只管行其教育,有如学校之教科书,谁肯花钱来观听耶!果无人观听,则剧本虽好,以难施展其教育矣。
或又曰,凡脚色演戏果能设身处地,装什么人像什么人,则观客自能欢迎,又何须迁就耶?不知此更系一知半解之论。盖写实的戏还可以说“是”;像吾国之旧剧,则一毫不许写实,完全以美术之方式表现之,绝对说不到一个像字。他戏不必说,就以此戏之孟月华而论,足下演之,王瑶卿张紫仙二君亦演之,各有所长皆负盛誉。他人暂不提,即此三人中,以举动论,有庄重者,有活泼者,有轻盈者;以容貌论,有端庄者,有明丽者,有秀媚者;以精神论,有稳重者,有静雅者;以年岁论,有五十余年者,有三十余岁者,有十余岁者,且有胖有瘦。究之此三人中,果谁像孟月华耶?倘此一人像,则彼二人必不像;然果能表现得法,则皆可说是“像”。该演戏不但须揣摩戏中人,且须顾及自己之面貌如何、应如何演法,身材如何、应如何演法,以至年岁如何、应如何演法;皆须有斟酌、有分别,此亦如嗓子如何便应如何唱法,同一道理,不可忽略者也。比如谭鑫培演《珠帘寨》有二皇娘手中夺令箭时说“你拿过来罢”,因其已六十余岁气力就衰,故演来于颓唐之中带有英勇之气概,真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近来青年诸脚亦如此做法,因其年岁身体正在魁梧英挺之时,故不能退堂而像松懈矣。所以说不但须揣摩戏中人之性情,还要顾及自己之相貌、年岁。
以上不过略举数端,是可证演戏须时时揣摩,万不可“千篇一律一丝不走”所可了事。足下当不河汉斯言也?

梅兰芳(2008)

又名:Forever Enthralled

上映日期:2008-12-05(中国大陆)片长:147分钟

主演:黎明 章子怡 孙红雷 陈红 王学圻 余少群 英达 安藤政信  

导演:陈凯歌 编剧:严歌苓 Geling Yan/陈国富 Kuo-fu Chen/张家鲁 Jialu Zhang

梅兰芳的影评

midi
midi • 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