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梅兰芳》,但主角除了他,还有邱如白。在镜头里,导演似乎也在偏爱这个角色。
第一次见面,邱如白在讲演里表达他对京剧的困惑,费二爷假作恭维地讽刺他不懂戏。然而结束后,梅兰芳送的戏票却让他从此爱上了京剧,甚至为此不惜辞职。
渐渐地,他保护的、为之狂热的不再是梅兰芳本人,而是艺术上的梅兰芳。
他懂得“是那份儿孤独成就了梅兰芳”,就设计让孟小冬离开,即便他在销毁照片时感叹“多好的一对人儿啊”。后来梅兰芳知晓了真相,在邱如白说“你虚情假意的时候人家反而捧着你”的时候,执意继续去谢幕。大概是因为,他的真情实感在身边无从寄托,只能全付交给舞台,交给“座儿”。
他希望梅兰芳成为世界第一人,就为他忙前忙后计划访美。在剧院里看到有人离席,不管不顾地追出去,站在外面雪地里才明白过来这是在美国,不是北平。
他惋惜戏荒了,“不管战争谁胜谁负,梅兰芳都应该是不朽的”,就不顾得罪人不顾被误解也要让他复出。其实艺术无国界,人是有的。平常八面玲珑的他在那一刻什么都忘了,忘了误解和流言可以压死人,忘了曾被他用来劝梅兰芳的纸枷锁。
最后,读了大伯的信后,在病床前他才恍然,他爱的梅兰芳和作为人的梅兰芳,不是一个。邱如白这名字也好,自始至终,他对京剧的爱干净如白。
其他:
除了十三燕之死和畹华结婚的衔接稍显仓促外,电影的情节安排都很流畅。大伯的信放在开头,原来是电影的线索,一读未完,在后续的几个关键情节里指引方向。
吴刚老师的费二爷演得真好,十三燕时时刻刻都是戏腔。
孟小冬和畹华在后台相见时着红衣,热烈的红色仿佛一团火,亦暗喻他们之间的情感。
余少群的少年梅兰芳仿佛是一尊易碎的瓷器,黎明和他比起来似乎稳重了些,少了敏感和脆弱。但看久了却觉得,黎明身上的隐含的软弱和温吞,正好。电影的大半篇幅里,他都在被推着走,身不由己。即便偶尔的爆发,也是底气不足的。直到最后的拒演,才真正坚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