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萨利机长》,我被主人公萨利机长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多年以来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打磨自己的技术,在危难间临危不乱,成功拯救了一架飞机所有乘客及乘务人员的生命;面对质疑和不理解时没有一味埋怨和消沉,对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有信心,通过对事件的再分析,最终在公众听证会上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在危难间做出的是正确的选择,是大家的英雄。

电影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的真实事件改编。2009年1月15日,萨利机长驾驶全美航空1549航班,在拉瓜迪亚机场出发不久后即遭到鸟击,导致了双引擎失灵的紧急情况。

面对发生的意外,萨利机长如同其他机长一样,做出了应急的反应,并迅速让副机长查快速检查单。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副机长在快速检查单查到失去双引擎的应急措施,机长在第一时间已经做过了。这个细节能看出萨利机长扎实的飞行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与机场联系后,萨利认为飞机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返回机场,他决定迫降在哈德逊河上。这是个有多令人惊讶的决定?看萨利说出这个决定后机场人员以及副机长的反应就知道了。

但萨利做到了,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他成功地使飞机降落在哈德逊河上,并迅速组织乘客逃生。在各种救援力量的协助下,机上所有人员都成功脱离危险。萨利是最后一个离开机舱的,上岸后他第一时间是要工作人员统计是否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安全生还,拒绝了市长的见面邀请,要坚持在事故的现场。在同事的劝说下,他才回到了安排的地方休息。这体现了萨利作为机长的责任,一种把乘客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的担当。

他应该成为英雄。但很快他被质疑做了错误的决定,因为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飞机可以返回机场,显然,返回机场迫降,远比降落在河上安全。因此,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认为萨利做了错误的选择,需要接受调查。瞬间,舆论也开始转向,萨利已经被全社会在怀疑。

面对突然的反转,萨利和副机长都曾感到巨大的压力,心情沮丧。当时,模拟的结果也对他们不利,认为返回机场才是最好的选择。萨利和他的副机长一度害怕面对舆论,为此而焦虑失眠。但他们没有被击倒。他仔细分析事故的每一个细节,反复问自己有没有哪里出了错误。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酒吧他再一次听到新闻对事故报导的时候,他找到了关键所在,那就是,计算机模拟忽略了机长作为一个人对突然事件处理的反应时间。

他要求出席听证会。在听证会上萨利指出了这个关键点。我认为萨利在听证会上为自己辩护的这一段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这个辩护,很多人可能会讲得义愤填膺、慷慨激昂,但萨利没有,他一直保持着理智、沉稳,以最科学、最技术的表达阐明了这个模拟中最大的漏洞。这一段也是萨利机长人格魅力最集中的体现。

看完电影,我想到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可能萨利机长不能算是工匠,但是他在岗位上不断积累经验、打磨自己的飞行驾驶技术,拥有强大的专业技术基础,并时刻为自己的工作负责任,有担当,这种精神,我认为和工匠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也是萨利机长人格魅力所在。

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急功近利。很多人都有一个“一夜暴富”的幻想,通过抠图拍电影赚钱、在直播各种卖弄获得利润、通过绯闻炒作自己等等,这些都赤裸裸地反映了当代人急躁、势利的心态。没有人愿意在漫长时间中沉淀自己,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当今,萨里机长的人格魅力,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值得每个人学习和尊敬。

本文在作者一点资讯平台公众号“沧海中的一粟”首发。

萨利机长Sully(2016)

又名: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港) /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台) / 哈德逊河奇迹 / 萨利

上映日期:2016-12-09(中国大陆) / 2016-09-09(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汤姆·汉克斯 艾伦·艾克哈特 劳拉·琳妮 杰瑞·费拉拉 安娜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托德·考马尔尼基 Todd Komarnicki/切斯利·舒伦伯格 Chesley Sullenberger/杰弗里·札斯洛 Jeffrey Zaslow

萨利机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