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萨利机长是在两年前,至今豆瓣上依然写着2020年2月15日看后的短评:“临危不乱,冷静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老练的职业素养,挽救了全机155条生命。任何时候,感动都是由细小的事情组成的。感谢世界上所有怀有如此高职业素养的人们,很牛。”
两年后的今天,又一次打开了这部电影,带着对空难的深深恐惧。为什么突然又感觉到恐惧?
其实一直以来坐飞机都是令我不安的一件事情,尤其是MH370事件以后的大小空难接连出现,都导致了飞机飞行前的焦虑和担忧。虽然飞机交通工具仍是最安全出事率最低的交通工具,但飞到天空那种无力的不确定感,总是让人恐慌。
半个月前,也就是2022年3月21日,普通的一天,但却是一个中国航空的黑暗日子,也是人类的又一个黑暗日子,MU5735号航班,载有123名乘客和9名乘务人员共计132人飞机失事。飞机原计划13:10分从昆明起飞,15:10分抵达广州白云机场,然而却坠毁在了广西的深山里。刚看到新闻都不敢相信,航旅纵横确认后,航班信息赫然标注着“失事”字样,普通的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确实令人震惊,心碎和难以接受。作为同胞已经很难以想象,更别提作为家属,无法感同身受那种可悲又无助的心境。
正因为在现实中看到了真实空难的令人难过,就更加想用一个“人定胜天“的真实成功案例来平复一下内心的焦灼和伤感。
萨利机长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拍摄的故事线其实也很简单,机长在刚起飞就遇到了鸟群导致双侧发动机都停止运作,短暂思考和反应就选出了看似风险高但实则是唯一胜算的河上迫降的方案。幸运的是,迫降成功,各方营救配合迅速,飞机上155人全部生还几乎无伤。但是本该被认为是英雄的萨利机长,却在飞行后被质疑因操作不当,把本应能成功迫降机场的飞机迫降在了河面上,造成了损失。
故事确实简单,Tom Hanks演绎出了机长事故后的压抑,被称为“英雄“的萨利机长,实际也是一个从一起空难中成功活下来的155人中的一员,空难后的创伤也伤害着这个有40多年飞行经验的优秀老机长。然而事故后他却没有时间过多恢复和喘息,媒体,事故调查机构,爱人,普通市民的反应和压力让机长只能快速平复,为自己的反应找出最好的自证方式和切入点。
听证会是电影的高潮戏眼部分,看后大快人心。为了找出人为疏漏的事故调查员却恰巧忽略了人为因素在面对突然压力时的慌乱。机械性的模拟完全没有加入未曾被警告和没有确切解决方案的“人性“点。35秒的延时,果然模拟都失败,庆幸唯一的成功就是现实的成功,机上155条生命得到了拯救,100多个家庭没有失去自己的至亲,挚爱。沉着冷静的团队配合以及快稳准的判断迫降,都让人感动。当然还有更多令人感动的瞬间:迫降前老年母女之间相互哭泣着表达着爱意,邻座的陌生乘客主动帮婴儿的母亲抱住并安抚孩子,乘客意识到飞机出了事故且需要迫降以及迫降成功时的配合及信任,以及机组人员的专业和素养等等。这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沉没前一直在甲板上演奏的乐队,方式不同,但都带着温柔的人性之光。
全篇其实就是在探讨“人为“”人性“这样的关键词,好在恰巧是本来被质疑的”人为“战胜了困难,带来了令人动容的”人性“。这让人又不得不思考,在AI时代,人为和人性,虽有不确定性和失败性,但能否真正的被机械性而取代?
MU5735没有那么幸运,事故还在调查中,黑匣子也在搜寻中,官方必定会给出一个说法和结论。在遭遇极端伤害时,有成功就有失败。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时间从4227天又回到了起点。但是人类尤其是中国人民的韧劲往往是在遇到困难中才更加能够体现然后解决困难让一切变得更好。毕竟人们只能不断直面苦难,然后再学会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