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使我点开这部电影 - 作为一步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我很好奇它如何能获得如此高分?看完以后觉得从各个角度来说 - 角色,台词,剧情,节奏,画面等等-萨利机长可以说是一部优秀的剧情传记片,不过同时也还是觉得有一丝过誉。
首先它拒绝了流水叙事这一点就已胜了很多同类电影一筹,蒙太奇手法倒叙与插叙并行,飞机失事时的焦灼与事后调查的荒诞做对比,引得观众更加好奇那208秒内发生了什么?飞机到底能不能飞回机场?萨莉的飞行员生涯是否会功亏一篑?除此以外,对于萨利年轻时的训练经历蜻蜓点水式的一点插叙,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完成了柔化英雄滤镜的任务吧。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讲好真实事件的前因经过结果以外,又能恰到好处的引发观影者自己的思考与共鸣,挣脱了英雄电影的干巴巴滤镜,成功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角色。让我作为荧幕前的观影者,是能够清晰感知到萨利作为机长在知道自己或许没有做出最好的决定时的彷徨不安,并随着剧情推进时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甚至引发了和小伙伴关于人工智能模拟算法的准确性的一点讨论,算是颇有趣味。
但因为是时间线揉乱的叙事方式,因而在片中第二次还原208秒的现场时让我略觉得不耐,也许导演是为了在还原整个事件和后续发展后让观众再次审视这短短三分钟,但是或许因是因为仓促的快节奏叙事,旧瓶装新水我并未品出太大不同。
在人物塑造方面,首先要说汤姆汉克斯不愧是美国老牌口碑演员了,成功塑造了一个教科书式的经验丰富、严肃负责、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会有点让人觉得“gin”的人物,让我觉得这样一个机长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决定,会是一个意料之外,但亦是情理之中的选择。其实他的台词很少,很多镜头是独子跑步,默默凝视周遭世界,但眼波流转间却是能精准传达萨利内心的彷徨不安,算是教科书式演技了。
但除此以外,其他一些角色的塑造让我觉得不免有脸谱化之嫌。副机长or首席技师作为在萨利身旁亲历整个事件的人,平平无奇的完成了“捧哏”的任务,对于推动剧情和角色塑造似乎无太大作用;调查组身为片中“反派”仇恨值有点拉的过满,我明白是为了引出和烘托出萨利的精准判断力和“人性”的柔软,以及为保险公司背书,但是结尾听证会时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过于戏剧式的冲突还是让人略失望,有点落了窠臼之嫌。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上乘的事件改编电影,各个方面都远超及格线,也算是意料之外的好看了。难能可贵的是它整体的叙事风格都很克制,没有沦为普通的英雄传记片,在点出高光时刻的同时又不至于麻痹观影者的知觉,留下了一些停顿和思考的空间。
我在观影过程中一度怀疑和担心萨利做出的选择是否是最好的,如果模拟算法是对的,他该怎么办?到结尾时我才与其他人一起恍然大悟,人性,我忘了人性。
大数据时代下我们那么依赖于算法,因为算法可以精准的模拟出气流、航向、距离,完美还原场景,所以我们全身心的信赖算法提供唯一且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忘了正因为算法是如此强大,他可以省略一切对于有血有肉的人而言必不可少的缓冲时间。机器可以代替人做许多工作,作为事后诸葛亮它可以模拟还原当时场景下的最优解,但是回到当时,没有参考答案和千百次模拟练习的当时,作为普通人我们需要承认不完美。
迫降哈德逊河或许economically和theoretically不是最优解,但是emotionally和practically,无可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