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空史上,飞机迫降于水面的存活概率微乎其微。


若有幸生还,也会面临在低温水中被冻死的危险。


飞行背后的每一条规定,都凝固着惨痛的代价。零死亡的航空事故,听起来似乎是种奇迹。

电影《萨利机长》的原型故事,就被称为“哈德逊奇迹”。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遭到飞鸟撞击,两个引擎同时熄火,即将面临坠机危险。

30000英尺的高空,被迫降落于哈德逊河。结果却是,舱内155人全部生还。

从事故发生到成功迫降,整个过程只有208秒。

这208秒的奇迹生还,让影神在看完全片后心有余悸:

灾难的来临永远稍纵即逝,生命在死神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哈德逊河迫降是奇迹,对于历史上庞大的罹难者数据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渺小。

不管影视作品如何渲染,每一分钟都要掷地有声。

把现实和深刻的反思塞进观众脑袋里,这才该是灾难片存在的意义。

提起灾难片,影神最先想到的不是熟知的特效大片《2012》《后天》,反而是抛弃主旋律的人性刻画,《隧道》、《世贸大厦》都着实让人惊艳。

大事件小人物,裹藏着社会规则,人情冷暖,众生百态。

社会角度看人性

比如韩国电影《摩天楼》。


圣诞当日,高达108层的摩天大厦意外起火。

群众在慌乱之中挤乘电梯时已是人性的初步显露。

当真是“谁先上谁就能活”么?

火灾不应搭乘电梯这种基础常识就像一记辛辣的耳光,扇在盲目偷生的人脸上。

于是戏剧般的,整部电梯连梯带人一同爆炸。


与之相反的是一位怀着孩子的孕妇,犹豫过后还是撬开电梯里救出了一对情侣。

还有寻找女儿的大楼物业管理员,遇见了压断腿的保洁大妈。

本想置之不理,最终还是被她手中细心包好的儿子大学入学金所打动。


迟疑后做出的判断,就是人性最复杂的地方。

无法归咎于明确的黑白,游走于灰色地带。

也许是平生所知所感所教所学,推动着我们在关键时刻惯性地做出选择。

生死在这一秒写就,一个人活过的轨迹又何尝不是。


不管不顾地披露现实,一直是韩国电影的专长,尤其是社会最阴暗的部分。

摩天楼的社长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在人员未疏散完全的大楼中启动防火墙。

最后一班营救的直升机,完好无损地带走了市政议员,目中无人的白富美和她怀里的狗,却让更多人错过了被抢先救援的黄金时间。

消防队长对局长说的这句脏话,骂的是官官相护,利益勾结。

我们常常说要保护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可他们生活的家庭、补习班、学校和社会,背后暗中运转的规则,当真是一个完好无损的无菌箱么?

影神很想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孩子们。

不只是因为它够现实,也因为它够美好。


美好在于那些把生命别在腰带上,随时随地奔赴火海的消防员们。

认识到发生危险时会有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一种安全感地输送。

看到消防员面对火情时的冷静和勇敢,是一种榜样力量地培养。

告诉孩子,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一定比告诉他红领巾是革命鲜血染成的,更容易理解吧。


家庭角度看教育

如果说《摩天楼》是将灾难片的视角放大。

那么西班牙电影《海啸奇迹》则是把视角缩小,忠实聚焦于一个家庭。

意外来临时,孩子也可以是大人的依靠。

这是电影带给影神最深的感触。


小主人公卢卡斯在母亲大腿受伤的情况下,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她的脚爬上牢靠大树。更一路护送母亲去医院,在她昏迷时守在病床前。

若要问一个孩子如何在海啸后,做到令成人都自愧不如的坚强。

答案是,长于家庭,归于家庭。

启蒙教育,本质上是从生活中的点滴渗透出来的。

只不过置于灾难面前,则显得更直观和清晰。


所谓传承,除了基因的延续更多地指向品质。

低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与反应来自于模仿,父母则成了首要模仿对象。

所以片中:二儿子在畏惧的时候从母亲那里听到的话,成了弟弟害怕时的止痛药。


在“别人家的孩子”逐渐成为一句玩笑话时,却少有家长反思“别人是怎样为人父母的”。

大到意外来临小到日常琐碎,我们是否真的展现了某些品质,足以成为孩子的榜样。

还是说在教育环节里,太过重视言传而非身教呢?


《海啸奇迹》就是一部实打实的身教片。

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卢卡斯的母亲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救了一个和父母失散的小孩;

父亲在海啸之后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踏遍了当地所有的医院和处所,不放弃寻找家人。

一家五口全都活下来并最终相遇,这是个动人的奇迹。


片尾,飞机在跑道上腾空,越过曾经肆虐的海洋。

我们一面感恩于这家人大难不死后的重生,一面从他们惊魂未定的神色中看出灾难带来的噩梦,非一时之间能够抚平。

重建家园易,翻过这一页去拥抱新生活却很难。

这让影神不禁想起中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


灾后角度看创伤

除了亲身经历的当事人及家属,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和志愿者,包括从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中持续关注的各地民众,都在某种程度上,留下了创伤。

心理学上称之为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指个体经历、或目睹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受到死亡的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重大灾害同战争一样,都会导致大面积人群深受影响。

电影《特别响,非常近》中,通过911后的儿童视角很明确地表现了PTSD的相关症状。

创伤性再体验

在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

听到电话声响,就能联想到父亲从大厦上方掉落的场景。


回避和麻木

回避创伤的地点或有关的人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

事故发生后把自己藏身在床底下,不敢面对现实。


警觉性增高

对一切事物过度警觉、反应增强,伴有注意不集中及焦虑情绪:

即便坐地铁也要带着防毒面具,以防意外发生。


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症状

攻击性行为或者抑郁自伤: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生命的弱小,也庆幸在电影里看见强大的治愈力。

每个人都曾失去,用自己的方式留住回忆。

但每个人都怀抱着满满的爱,愿意对这世界温柔相待。

罹难者家属之间相互慰藉,让失去父亲的奥斯卡最终找到释怀的出路。


写到这里,影神很想对看这篇文章的大人和孩子说:

如果你曾亲历或目睹生死,感受过极深地恐惧并未能克服,不要把它埋葬在心底。

找一个有资质的咨询师,或者能够信任且重视的家人、朋友,好好地谈一谈。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你都不需要一个人战斗。


所有的灾难,从发生那一刻起的猝不及防,到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以及灾后所受到的创伤。

每一个环节都具极强的破坏性,也是永远不可逆的。

比影视作品更戏剧化的是人生。

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日常中训练自己,以便事故来临时作出基本的应对。


影神有个朋友,他家的孩子在大学期间经历了一场级数较小的地震。虽不是震源处,但震感明显。

事情发生时,只有一个姑娘从宿舍中冲出。头上顶着抱枕,贴着墙边走出宿舍楼。整个过程没有半点犹豫,身上还穿着宿舍里的家居服。

在所有人还在走廊议论纷纷时,唯有这姑娘不一样。后来才知道,她曾到台湾做过交换生,那里的地震演习不带一丝玩笑意味。

内地的孩子在校期间,防火防灾防震演习不胜枚举,认真行事的屈指可数。更不用指望父母配合学校,在家中实施整个过程。

演习还是演戏,有时也傻傻分不清楚。

讲到地震演习,就不得不提及日本。

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的全国消防周。白岩松在访问日本时,恰好赶上过一次。

5分钟内,全校1000多名师生全部集合完毕,并且保持着沉着良好的秩序。

这一记警钟长鸣,从来都不是儿戏。

没有人真的能做到在危难来临时保持冷静,可平日里学习的应对措施都是为了在千钧一发之际,凭借熟捻于心地本能和习惯去应对。

反应时间越短,处理速度越快,获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防患于未然总是必要,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

而与防患同等重要的,是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

愿所有的人都能安稳于世,腾出双手去拥抱幸福。

萨利机长Sully(2016)

又名: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港) /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台) / 哈德逊河奇迹 / 萨利

上映日期:2016-12-09(中国大陆) / 2016-09-09(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汤姆·汉克斯 艾伦·艾克哈特 劳拉·琳妮 杰瑞·费拉拉 安娜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托德·考马尔尼基 Todd Komarnicki/切斯利·舒伦伯格 Chesley Sullenberger/杰弗里·札斯洛 Jeffrey Zaslow

萨利机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