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事件故事”
这个电影始终围绕的中心故事是:NTSB调查客机机长萨利迫降飞机于河面的事件到底是英雄行为还是过失行为。这种调查形式,其实让我想起美国历史上一部非常经典的纪录片《细细的蓝线》(《The Thin Blue Line》),但是它就是用围绕一个调查而展开剧情的方式开创了犯罪调查纪录片的新形式。其实萨利机长的故事可以有很多方式来构建, 比如说“人物故事”,其实听电影名字也似乎更像个“人物故事”,那么就应该从萨利机长的主视角出现,用时间顺序来讲人生故事。但是,这个电影选择是讲一个“事件故事”,是围绕飞机意外的真相调查这件事讲述的。这种“事件故事”的形式也很有美国近些年的电视剧作品风格,比如说《黑名单》,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很好设置悬念,一直吊着你的胃口。说句题外话,前几周看的《四重奏》为什么口碑好缺没有收视率,也许就是因为它就是另类电视剧,它走的是“人物故事”的路线而不是“事件故事”的路线,可能对部分观众而言,缺乏悬念也缺乏黏性。
那么作为一个事件故事,这个电影是怎么展开的呢。用案件的还原的方式塑造英雄,即倒叙,直到最后的时候我们才完整的看到了当时飞机驾驶舱里面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侦查细节,用质疑的方式,塑造了英雄。一开始铺垫媒体的吹捧,然后展示NTSB的怀疑,然后又普通大众的爱戴,又NTSB进一步的调查,这样几个轮回后,主角已经快被逼疯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英雄还是失职人员了。(这里设置了机器和人性的冲突-机器模拟的结果证明迫降河面的他是失误行为,可是他自己根据经验的判断那是最正确的选择。这个也是个有意思的点,因为近年的电影,这个人机的矛盾,或者人和新科技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话题。)直到最后他重新找回了信心,并且为自己说话并翻案。这个故事被推到了高潮,完美的遵循了开始、冲突、高潮、结尾的故事结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方式,作为一个根据事实改变的电影,其实矛盾冲突没有那么强烈,用这种倒叙、调查的方式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但是有两个地方我觉得有待商议。一个是,对乘客的描写,上飞机前突然出现的各式各样乘客赶飞机的样子和他们在飞机上的样子,我明白为了让乘客变成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但是那一瞬间看到那么多和主题无关的人物,我以为我看的是纪录片。有一种精神错乱的感觉。二个是,对于萨利机长和他家人的关系。电影里出现了几次他和她媳妇的通话场景。我一开始以为他们两之间有什么矛盾,后来发现没有,我后来以为他们很好,他们又因为经济负担不太愉快,我以为经济压力会和他那一秒的迫降飞机有点关系,结果又证明没有关系。我整个摸不到北。不知道,这些萨利机长和他媳妇的对话是要干什么?感觉对主线故事没有帮助,反而扰乱视听。当然既然讲萨利机长的故事,不说他的家人也不太可能,我只是想是不是这部分可以更好的构建一下,毕竟这不是纪录片,这是电影,那么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应该有价值的,对整个故事有贡献的,而不是随意出现。
“人物“
这个电影的主要任务有反面人物(调查者们),主人公(萨利机长),小伙伴(副机长)。但是这个故事里面对反面角色的描写很浅,他们这个调查小组甚至三个人本身都面目模糊。主要笔力还是放在了萨利机长身上,但是他又是一个话比较少的人,所以就通过他和小伙伴的交流,他和家庭的交流,他和陌生人纽约市民的交流,他自己做梦等方式塑造他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