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时代》周刊2007年17期(Oct.29,2007),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如果你打算玩一场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在几个美国文艺界人士间安排一场有趣、不着四六同时又异想天开的谈话,和本月初真实发生于曼哈顿中城的这一次比起来,你玩的或许会更糟。参与这次谈话的人有电影人乔尔•科恩和伊桑•科恩,兄弟俩因他们所制作的那些犀利、个人化且又有点傻兮兮的电影,如《冰风暴》《哦,兄弟,你在哪儿》等而身名大噪,以及小说家柯马克•麦卡锡,其作品《所有的骏马》赢得了国家图书奖,《路》赢得了普利策奖。如果这是场真人秀,那么我们姑且称之为“诡谲的天才岛”。
麦卡锡和科恩兄弟在一部新近完成的电影里进行了合作,电影改编自麦卡锡的小说《老无所依》,这部惊悚片讲述了一个连环杀手以及一宗搞砸了的毒品交易。电影咄咄逼人,宛如一阙献给美国伟大西部的挽歌。片中有一场狗在河流中追逐人的戏,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精彩的。
麦卡锡因两件事而知名:他喜欢探究一切的好奇心和极端的离群索居,现年74岁的他平生只接受了3次采访。但在这儿,他和科恩兄弟随意地聊着天,兄弟俩总喜欢把另一个还没说完的话接着说完。《时代》周刊的列弗•格罗斯曼受邀记录这次谈话。谈话在一间酒店舒适的房间里进行,房间正对初秋的中央公园,景色怡人。然而没有人看窗外一眼。

柯马克•麦卡锡:你们两个家伙好像喜欢那些离谱的事情,你们就没想过可行不可行?
乔尔•科恩:是不是离谱我不知道,但我们曾打算拍过一部片子,也是改编作品,是詹姆斯•迪基的小说《到白海去》,说的是个B-29轰炸机上的尾翼机枪手,在东京上空被打了下来。
柯马克:是他最后写的东西。
乔尔:是最后写的。这个在东京的家伙,正赶上轰炸期间,但故事不是关于这个。他从本州一直走到北海道。因为他长在阿拉斯加,所以打算逃到冷点的地方,估计自己能在那儿活下去。他不会说日语,所以电影开始5到10分钟后就没了对白。
柯马克:嗯,那可是件难事儿。
乔尔:不过很有趣。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但没有人愿意投资这么部关于东京轰炸的贵片子,而且还没有对白。
伊桑•科恩:并且作为一部逃生电影,那家伙最后却死掉了。
柯马克:每个人都要死的,就像哈姆雷特那样。
伊桑:布拉特•皮特想演这个角色,他为这个还抱憾不已。不过他现在太老了点。
乔尔:不过你知道,这里边有些东西,到了《老无所依》时还在那儿,这正是我们所感兴趣的。因为它说的是这么件事儿,某个人忙活些什么,替我们揭示了这个人到底是谁,而这正是整个故事构造的一部份。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你就看到这个人忙这忙那的,只是为了能活下去,能把路走完,你只能依靠这些,并且完全没有对白,正是这些东西令我们感兴趣。
柯马克:大卫•马梅特有本文论集叫《在咖啡馆里写作》,或者别的什么名。他说对一个剧作家而言,最理想的写作情景是写广播剧的时候,因为这样一来你就没有任何,怎么说呢,这是某人说的,对了,没有任何退路,非常有意思。剧本总是很难搞。我怀疑大多数写剧本的人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这出戏今后到底会怎么演。我的意思是,你如何得知?就像几年前,我和妻子去看拉尔夫•费恩斯演的《哈姆雷特》。我看过好几出《哈姆雷特》电影,我还看过好些业余制作,而且我也读过剧本。可那天我们走出剧院,站在那儿,然后离开,“什么……玩意儿”。威尔②怎么会料到他的戏会拍成现在这样?(众人笑)所以我有个问题,当你们还在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一部电影是不是要成了。
乔尔:整个拍片过程中,不同场景我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东西准得都可以用来给手表定时了。电影最后出来效果怎样其实显而易见。我想当你看毛片时,那些你一天天拍出来的东西,你会很兴奋,对它怎么把感觉带出来还挺乐观。不过当你把它们第一次拼起来,看完粗剪后你恨不得立马回家,把静脉切开然后躺进浴盘里一死了之。不过那之后,慢慢地,也许那感觉又会回来,正好回到原来那个点上。
柯马克: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你们怎么会那样。我琢磨吧,当你们看那些该死的一帧帧的画面看过45遍后,它可能什么都不是了。很明显这不是实际情况,不过……
伊桑:嗯,其实你是在解决问题来着,你在捣腾。只有当电影拍完时才会觉得难受。
柯马克:给我说说那条可怕的狗吧。乔什(布罗林,莫斯的扮演者)真让那狗给吓着了?是不是你们一摁钮,那狗就直冲你的静脉来了?
乔尔:那狗的确恐怖,可不是一般的动物演员。
柯马克:是被训练来杀人的狗。
乔尔:是被训练来杀人的狗。
伊桑:训狗的人有个小玩具,亮橙橙的,他只要把这玩具在狗面前这么一晃,那狗就会开始淌口水,抓狂不已,拼了命地想抢到玩具。所以这狗得拴起来,每次拍之前,乔什都会把玩具亮出来,然后把它放进裤裆,紧接着就跳进河里……
乔尔:……他完全没概念这狗能游多快,因此这狗就慢慢地逼近他……
伊桑:……等乔什湿淋淋地从河里爬出来,从裤裆里把那玩具掏出来后说,他自问自答来着,“你在干嘛?”“噢,我是一个演员。”(众人笑)

柯马克:有很多不错的美国电影,你们知道。我对外国电影不是很感冒。我觉得《五只歌》③是部很好的电影。
乔尔:的确很棒。
柯马克:《天堂里的日子》④也棒得无话可说。
乔尔:没错。他很了不起,特瑞•马里克,非常有趣。
柯马克:很奇怪,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我有一次在新奥尔良遇到理查•基尔,我对他说:“特瑞•马里克是怎么了?”他说:“每个人都在问我,我也毫无头绪。”但不久后我遇见了特瑞,他只是,他只是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了,起码他是这么说的,他决定不再过那样的生活了。不是说他不爱电影,只是,假设你可以做同样的事情却不用在好莱坞混下去的话……
乔尔:他是个了不起的美国导演。
柯马克:《米勒的十字路口》⑤也可以归类到这中间去。我可不是存心要你们难堪,但它真的、真的很不错。
乔尔:哦,那只是部该死的摹仿之作。
柯马克:是啊,我没说它不是摹仿,我知道它是摹仿,我只是想说它很不错。(众人笑)

伊桑:你有没有遇到过,就小说写作而言,过于夸张的题材?不用猜,我们知道你拒绝那些过于夸张的题材。
柯马克:我不知道,在写小说时,某种程度上你是节制的。就像我对某些拉丁美洲作家不是很有兴趣,魔幻现实主义什么的。你要知道,光是让人们相信你说的话这件事本身就够难的了,干嘛还要把它弄得神乎其神的。这里面有一种含混不清的似是而非。
伊桑:所以说这不是你一时半会儿的想法。
柯马克:不是,压根不是。因为我认为那样有些误导人。电影里面你可以用很夸张的题材,因为你得搞清楚,嘿,这就是电影。但我不明白(写作)。而且还有那么多你想去做的事情,你要知道,你往后的日子越变越短,你不得不……
乔尔:紧要事儿办?
柯马克:对,是那么个意思。我有个朋友,比我稍大点,对我说:“我再不买没熟的香蕉了。”(笑)我还没到那种地步,但我明白他在说什么。

①柯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美国作家,《老无所依》的原作者,普利策奖得主。
②即威廉•莎士比亚
③《五只歌》(Five Easy Pieces),美国电影,拍摄于1970年,导演罗伯•拉费尔森,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④《天堂里的日子》(Days of Heaven), 拍摄于1978年,主演:理查•基尔
⑤《米勒的十字路口》(Miller’s Crossing),科恩兄弟的早期作品(1990年),黑帮题材。

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

又名:2百万夺命奇案(港) / 险路勿近(台) / 人心不古

上映日期:2007-05-19(戛纳电影节) / 2007-11-21(美国)片长:122分钟

主演:汤米·李·琼斯 哈维尔·巴登 乔什·布洛林 伍迪·哈里森  

导演: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 编剧:Joel Coen/Ethan Coen/Cormac McCarthy

老无所依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