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9-19

孩子王:炬火


我认识的那十年,是红色的。满大街的红色宣传报,飘然如经幡的的红旗,人们血红的双眼,斗争中流着的猩红鲜血。在贫困饥饿中挣扎着,将自己的无力变成可恐的力量,倾泻给更无力的人身上。

那个时代背景的诸多磨难的其实是一种历练,在不断打磨自己的魂格中,提升自己的境界,洗净尘世的铅华,修得灵魂的圆满。

历史上因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悟尽苍桑,成王化相的不胜枚举,如早已被翻烂的孙膑与司马迁;因政治黑暗,战乱大争,使社会成为“磨刀石”致使大才涌现的也不少,如魏晋时期,清民之交,阮籍、稽康、鲁迅、王国维等炬火般的人物屹立。故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乱世出英雄,大概就是如此。

我是天命论者,也就是在世人看来荒唐、荒谬的客观唯心主义者。在我看来对一国的忧患无论内外,都是天命对国家的考验磨砺与重塑,只有应对顺应天命,国家才会屹立奋进与强盛。

人们往往得到某种征兆启示后,便自以为掌握了历史,看透了天命的规律,用似是而非的语言总结规律。其实不然,以史为鉴却重复历史,十年的飘摇动乱,在一场天命引导的地震下散落,国家的走向被一群在天命中身体受折磨而不屈,精神受淬炼而成熟的人重建重构。

天命选择那一群人,他们曾卑微进尘土,然后在尘土里开出花来,他们是炬火,放出光明,点燃黑暗,逝去的虽已逝去,但不灭的终究不灭。

《孩子王》所讲故事,并不沉重,只是荒凉,荒凉的景尚有孩子的语,荒凉的事尚有人的情,荒凉的现实却只能背过手离开,后面老杆写给王福的那一段寄语更是将荒凉推向了高潮:王福,今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孤独与迷茫,无奈与痛苦,既是孩子们看不懂的一摞摞政治材料也是那仅有的一本落灰课本,是老杆工整的字迹也是知青们从前有座山,山的有座庙的无力呐喊,是来娣渴望着的一声老师,是王福与父亲在夜里为赢得字典砍下的竹杆,更是老杆训戒王福的:要写一件事,永远在事后,没有实践,就出不了真知。

他们在天命的潮流里像一片叶子转动,他们被天命所搁浅在泥滩里,他们在泥里发了芽生了根。天命没有抛弃他们,学与知以另一种方式开始存在。

我喜欢这部电影,它不仅展现了那无知无恐的十年,也对比映衬出当下社会教育以及电影的诟病,电影并不需要太多的装饰,能反映背景展示意象既可,演员也不用太过于好看,符合人物形象设定就行,重要的是其中的内涵,电影是一门美学艺术,并不是可笑的经济。

这部电影没有很多的台词,只是用空间和音响去喧染气氛,用简单的意象深抓内涵,用大量的中国式留白给观众思考去感悟,是东方的写意的手笔,中国的电影不能单单去模仿西方的写实逼真的特效,更要发展东方传统的美学。


孩子王(1987)

又名:子供たちの王様 /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映日期:1987片长:106分钟

主演:谢园 杨学文 陈绍华 张彩梅 徐国庆 勒刚 谭珏 顾长卫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陈迈平 Maiping Chen/阿城 A Cheng

孩子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