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07

孩子王:一个失败者的救赎

我认为这部电影有十足批判教育的现实意义的,通过电影中的老杆这样一个随和不羁的人物,去与校长、吴干事、生产队长这些腐朽陈旧的顽固思想进行对比,在对比之余也凸显出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距,最后的结局也表明这些顽固化的所谓对孩子有益的教育体制是难以撼动的,老杆的离去不光象征着救赎者的失败,更象征着一群本该鲜活的思想即将再一次的死去,也是大背景下这种救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一种态势。从人物性格上来看,老杆这个人天生就与周边格格不入,他是生产队中最有文化的下乡青年,也是最清楚他所接受的教育的失败之处的。影片中老杆留着一头十分邋遢的头发,袖子长长的遮住手臂,行为大大咧咧,喜欢趴开双腿蹲坐在地。这不光突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更说明他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开朗随和的人,而这种开朗随和用在教学生上,与以前封建死板的教学方式起了冲突,这正是推进影片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老杆的不同与边缘性才导致了之后他被开除这一事件的发生,所以老杆的性格是这一矛盾形成的主体。
来娣和王福也是本片中群体化特征比较明显的两个人物。来娣不得不说在本片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口中常挂着“老娘”的她,不光嗓门大,性格也十分泼辣。来娣的作用在影片中代替的就是老杆的所处的生产队,他们是没有接受过这种禁锢思想的教育的一批人,生产队里的大多数人是具有活力的,是具有鲜活的人物灵魂和生命力的,他们大口喝酒吃肉,享受精神的自由,他们不需要拘泥与所谓的课堂规则和师生关系,从老杆和他们之间的嬉戏打闹就交代了这一点。
王福恰恰就代表的是这种受害者的群体,深受这种教育毒害的他们反而并不知道这种“害”在何处,一味的遵循和恪守所带来的只有是思想上的狭隘。一个“抄”字便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从老杆开始教书到离去,一个抄字贯穿了大半个影片,从抄课文再到抄字典,这种篇幅上的长也印证了这种“思维鸦片”的毒害之深对人的影响何其之大。可想而知,为什么在王福在整部影片中一直是处于一种严肃而刻板的状态,寡言少语,不苟言笑,这同样也是他代表的大多数孩子的共同状态与性格都是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下的,这样从大角度一想,电影期间为什么来娣会发王福的无名火?不光是因为那一声莫名奇妙的老师对来娣心灵上情感的一种激化,更是双方所处的群体有着根本上水火不容的矛盾,这种矛盾从影片中很多其他地方也看得出来。例如老杆在夜间回到生产队中,热闹的气氛感染了他,使他的表情不再木讷,从而生动开心起来。与之形成对比的便是学校里寂静黑暗的夜晚,老杆独自一人发呆和种种恐怖的行为与表情,老杆更是亲口表明更加喜欢在生产队的晚上。这种种暗喻都印证着这种群体性上的不和也是导致老杆救赎失败的一个原因。
在镜头语言上,整部电影一反常态,大范围的使用全景和远景,并且这种远景和全景还十分不合理,经常将人物所占的空间和位置逼仄到死角或者范围极小的底部。我想这样做不光是给人一种压抑感和茫然感,更是一种暗喻性的镜头。例如影片开头拍摄的便是学校所处的小山头以及周围的大山,随后用叠画的手法将一天的时间流逝表现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便是暗示一种亘古不变的死守和刻板。而且影片在其他地方大量的运用了这种特殊的镜头和手法,将人物形象渺小化和卑微化同时,将四周的大山和天空拍摄的十分巨大,人与自然的比例十分不协调。通过这样的手法暗喻出了一个“困”的主题,也暗喻了封建制度的强大。这个“困”字,不光从现实生活中山的艰险困住人们走出去的脚步。山和天空所代表的封建制度与腐朽思维同样也困住和压迫了人们的思想。而主角老杆出现在这种镜头下时往往也是精神上萎靡不振和带有些许神经质的状态,通过做出一些空虚无聊的举动来反映出人物内心那种无声的悲哀。例如他在夕阳落日时一个人在甩袖子的镜头,还有他一个人木讷的站着的镜头。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他抗争的无力与卑微。
另外本片有两个细微之处我认为十分重要。一是操坪那个巨大的石磨,这个石磨在影片中总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老杆刚来学校得知孩子们没书时,深受打击的他在夕阳时一个人默默来到石磨边,然后使尽力气去推动和拉扯石磨,可是石磨纹丝不动。第二次是老杆在石磨旁发呆,可是并没有去推动它。第三次是老杆离开学校时,他慢慢的站上了石磨,最后踩着石磨边缘烂掉的木框滑下来,可不小心还被石磨硌了一下屁股。从这三次就可以看出,这个废弃的石磨代表的就是封建迂腐的教育制度,刚开始的老杆还想靠自己把它推动,他认为依靠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可直到最后老杆带着戏谑的情绪从石磨上滑下反被硌了屁股,他从始至终也没有挪动这石磨一点。从这里不难看出老杆与封建腐朽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的实力差距了。这场两者间的战斗从老杆试图推动石磨时,他就已经注定必败无疑了,这也是影片中一个精巧设计的细节之处。
另一个细节便是老杆来回学校时两次都路过的一个阴森恐怖的枯木林,第一次路过时老杆愣了一下,可他继续从容的行走到学校。而回去时,老杆却久久的站在了枯木林中,带着些许惊恐和呆滞的表情望着这些树木和正在撒尿的牧牛少年。我认为这也是整部影片中含义最深刻的一个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树木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勃勃生机,是象征自由生长和向上的力量。而老杆所经过的却是一片全部被烧成黑色的枯木!这些树木所投影的便是那些被束缚与禁锢的孩子们!他们在经受过这般制度化教育下的摧残后,留下的只有残缺与枯萎,这些孩子是缺少灵魂和自由梦想的孩子,是可悲的群体!导演之所以在影片的这个部分运用了大量的特写拍摄那些枯木,更是为了强调这种摧残所带来的伤害!这也就是老杆为什么在枯木中间感到紧张与恐惧的原因了。同时,牧牛少年则是以一种跳脱于悲剧之外的姿态来面对这一问题的。从他的三次出现可以看出,第一次是他自由自在的在路上放牛,第二次对老杆愿意教他识字的不屑,第三次则是对着枯木撒尿。这三次出现都是对这种封建教育体制的一种赤裸裸的嘲讽,同样是孩子,他代表的则是没有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们,这与死寂课堂上的孩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反而比这些孩子活的更加开心与自由,这也正是他对老杆教他识字所不屑的原因了。所以牧牛孩子在影片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反差对比作用。
这部电影或许在风格上略显沉闷与苦涩,可同样这是影片需要反映的最最真实的情绪,在让人感到压抑的同时,又让人深深的感到这种救赎的无力。整个山村学校唯有老杆上课的教室会发出笑声,与之相对便是周围教室传来的其他老师死气沉沉的读书声。初始的他还带着一些救赎孩子们的希翼,可到后来,他明白了,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和状态可能很简单,可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却不可能。尤其是那份保守和固执,这也就反映出了一位失败的救赎者形象。与之类似,彼得.威尔导演的《死亡诗社》和希拉尼导演所指导的《三傻》在影片的主题上也有着深层次的相似,但是《孩子王》这部影片所呈现出的无力感我想也是两部影片都没有做到的,也同样是做不到的。这种中国绵延了2000多年对劣质文化的积淀并不是能够以和善的方式随意拔除的,这中间需要过程,也更需要时间,但令人悲哀与可泣的是,这之间的牺牲品竟然是这些孩子。老杆在片尾说,那个奇怪的字,是他造的,而造字的原因是因为牛因为喜欢吃带咸味的东西而常常喝他的尿。虽然老杆是笑着说的,可我依然明白,这些牛指的不正是这些想要学习的孩子们吗?而求知欲旺盛的他们却饮鸩止渴,喝下这文化中的糟粕。这之中的浓浓悲意是掩藏不住的,只求那烧山的烈火燃尽这一切。

孩子王(1987)

又名:子供たちの王様 /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映日期:1987片长:106分钟

主演:谢园 杨学文 陈绍华 张彩梅 徐国庆 勒刚 谭珏 顾长卫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陈迈平 Maiping Chen/阿城 A Cheng

孩子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