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陈凯歌的《孩子王》。昨天晚上看的,郁闷了我今天一天。好像是那种类似元小说的元电影。说有人曾经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分析这个电影,然后接下来的人认为值得分析。我也支持这个看法。

觉得陈凯歌的电影中一直贯穿并融合着两种气质。一个是很男性的王者霸气,体现在具体的人身上,便是一种奇怪的执拗。另一个是很女性的柔情妩媚,体现在具体的场面上,是一些很奇妙的柔弱迷离而且无法自主的眼神,它们大多空若无边,像你生平见到的最大的镜子。

一:谢园的“朋克”头

《孩子王》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个关于文化的隐喻。一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知青,去云南山林深处的荒蛮之地,教一群初三的孩子,语文。

知青是一个保持着本真欢乐和怀疑精神的奇怪人物。谢园有瘦而弯曲的身体,身上吊吊着的褂子裤子,和时而神经质的空漠杳远的眼睛。最后定格在我眼里的是他向上竖起的头发。这个似乎代表了他向上“飞升”的一面,与他在答应学生和一段话前提头时大声豪放地喊出的“好!”是相应而生的。同时还有他的笑,让你能够想到原始人类的笑。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再从他身上泄出时,是对学生的,冷静、理性、又充满着感性敬畏的爱。这样,他朗诵起学生的作文来,就像朗诵从他自己胸口流出的一种很温柔的歌声。同时,在学生用最朴素的连夜劳作的辛苦来试图赢他们的赌时,他依然能冷静地告诉他,你今天永远写不出明天的事情,所以,你输了。这大概是始于本初的感性但又到达很深处的理性知觉的求真本能。

所以,才有后面陈凯歌在阿城原著基础上,让谢园在临走时,给王福留下,“王福,不要抄书,字典也别抄。”怀疑,以及未知神秘的顶点在谢园回走路过那片荒木林时,遇见放牛娃。放牛娃穿白色微纱质衣服,带草斗笠,脸相凶蛮漠然。在这之前遇到他,是谢园还是老师的时候。那时,他小心地凑到他身边,问他,为什么不上学呢?我认得字,可要我教你?这时,是放牛娃刚刚撒完尿。这里涉及到我一直没弄明白的一个细节。是谢园他自己造的一个字。上面一个牛,下面一个水。这个字,他最后一节课的时候给了同学们一个解说。放牛的时候,他从一个放牛娃那儿,知道了,牛喜欢吃咸东西,所以它喜欢在人撒过尿的地方吃草。他写这个字的时候,脸上的笑是可爱而且微微得意,像悄悄做了坏事没被发现,而且还偷偷看人表情的孩子的笑。

二:谢园的妩媚眼

女性的妩媚,会让我想起她们身不由己的凋零。世事浮沉,她们的香气只能随尘辗转。

有两个细节。一个是谢园刚到山中,见过学校其他人众,到自己的住处。竹窗内,他探过头,向前方望时,眼睛大而无力,漫长的流转。

另一个,是干活的大伙一起簇在地上吃饭。谢园慢慢地起身,从屋内,绕过大伙,有点失神似的,摇到门框。(这时的光线和谢园的眼睛、神态其实让我想到王家卫电影中淡淡的本能欲望的流动。)他背倚在门框的一侧,喃喃自语,“世界上的事谁能说的清,人能干什么,谁能说的清?”他边说着,边把手移到了小腹下部,微微地抚动,手中的餐具(好像是筷子,没有记清楚)正是一个扬起的阳具的样子。这是另一个我没能体会的细节。

三:伙夫豪放女的灵魂

到这儿,我才发现,这也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于寂寞的电影。但,前面那些心灵的铺垫,已经让青春和寂寞,都放到了灵魂里面。这时,女人与姿色无关,男人与爱情无关,孩子与学校无关。

孩子王(1987)

又名:子供たちの王様 /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映日期:1987片长:106分钟

主演:谢园 杨学文 陈绍华 张彩梅 徐国庆 勒刚 谭珏 顾长卫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陈迈平 Maiping Chen/阿城 A Cheng

孩子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