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08-31

孩子王:孩子王

西安电影制片厂,据说当年是很牛的,集齐了一帮第五代精英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片子一开头就显得颇为卓尔不群,雾霭迷蒙的一片山坡,一条羊肠小道,看不清楚远景,虽则有雾,却给人一种“清空”的感觉。

雾气忽然向后隐去一片,远景处一座小草房露出端倪……

稍待片刻,雾霭退尽,两座小草房,一棵没有叶子的树,就全然出现在视野中……

整个过程既显得缓慢,又仿佛只是倏忽一下子,造成了一种既平和自然又奇幻惊艳的效果,顿时令我想起聊斋里的故事,鬼狐仙怪,但决无恶意。

这样一个令人精神一振的片头过后,导演似乎还不满足,继续在原地发展下去(还记得我转述过那个“霍元甲去到尽”的故事?此乃显例),轻金色的光一层一层掠过来,绿坡地忽明忽暗,明灭交叠,更是惊艳不已。真想不到杜可风在1994年的《东邪西毒》里用到的令无数人击节赞赏的手段,陈凯歌在1987年就已经用过。而且,用得更低调,更自然,更不经意。摄影顾长卫的纯熟技法在80年代的这部电影里就已得到长足的展现(下面还有例证)。



《孩子王》根据阿城的小说原著改编。据说阿城当年想要创作一个“八王记”,后来完成的有《棋王》、《树王》、《孩子王》(还有啥?邮寄当中不慎遗失了的《车王》?),其余不明。《棋王》给严浩(就是拍《滚滚红尘》那个)拍成了电影,徐克监制,梁家辉主演。据说评价一直不高。那张碟我在新街口买的(嘿嘿嘿),看了以后倒也不觉得太差,虽然两个时代交叉的拍法有点莫名其妙而且帮了倒忙(有一个时期的电影好象特别中意今古对照的拍法……《胭脂扣》、《秦俑》是没办法,小说本身定了,其他还有不少)。但梁家辉演的“棋王”还是很到位的。

再来看看这位“孩子王”,谢园(儿)。

没读过小说,起先还以为孩子王是一个特别皮的孩子头,其实却是一个老实巴交又透着点狡黠的人民教师。黑板上的肖像画非常传神,永远好像刚睡醒的头发和一套灰蒙蒙的破衣烂衫映衬之下,倒显得谢园先生相当地……清秀。

话说谢先生演的人物叫“老嘎”,起先是在西北某个农场(或者林场)干活的,因识得几个字,被派去给当地的孩子们当教书先生了。他们队里原先还有个胖姑娘叫来娣,是专管烧火做饭的,听说他要去教书,也硬说自己懂得作曲,让老嘎给安排一下,也调自己去教书。

那胖姑娘可有意思,粗俗豪放派,粗口常挂嘴边上,自称“老娘”,还是俺们上海银!一不留神就蹦出句上海话“塌台”,一不留神又冒出句上海话“册那”。嘿嘿。那帮老爷们儿对她是一半吃不消一半讪笑,说着说着忽然就在群体间爆发出一阵轰天动地的狂笑,听得我也在那儿乐颠乐颠的。


那天傍晚老嘎回学校,来娣背了个玎玲当啷作响的挎包悄悄地跟在后头,跟到半山腰上给老嘎发现了,二人攀谈起来。来娣照例是老娘长老娘短,老嘎郁闷了:“我说你在我面前别老是老娘老娘的好不好?我还比你大呢!”(哈哈哈哈笑得我),来娣也笑了,说:我是老娘,你是老子,咱们一个老娘一个老子,刚好!

然后老嘎就去教书,来娣照旧烧火做饭。电影拍的虽然是穷乡僻壤,个个破衣烂衫,也没有什么“不可掩的国色”,但影象风格却从朴实之中透出华美,硬是把浑厚的黄土地拍出了灵动。

三种主色调,各有各的夺目,且人文味道十足。《英雄》的五彩斑斓与之相比,就更多只是硬冷的机械痕迹了吧?



同阿城以往的小说一样,没有太大的故事性,再起伏的故事,都会化到平淡之中,使人不易察觉。所述人物虽然多为神道道的小人物,表面上是异类,却又总能以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融,无论境遇如何,总有些乐天知命的安稳祥和,因此从来没有“于无声处见惊雷”的特突效果,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阿城多过余华的地方。看阿城的书令我感觉妥帖,看余华呢,我得时刻提防着他随时给我一闷棍。

这几天睡觉前翻几页《威尼斯日记》,阿城的散文也是这样淡淡的,没有火气,却有性格。适合安神凝气,预备入眠。一向都觉得作家还是不要把太多的人生问题遗留给读者,起码也要自己先想明白,过了自己这一关,才推向别人去阅读。虽然说小说大多是诊脉不开方,但张爱玲的同余华的就有太大差别,前者可以在自己内部解决,不给出意义,各人有各人的争讨;后者就好象最好大家来聚众大辩一下,拼出个你死我活。依各人性情所致,在书的选择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倾向。对于后者,我只能闭上眼睛摇摇头,说句千百年前的风凉话——予欲无言,予欲无言。

《孩子王》也没有多少剧情,老嘎当了老师,渐渐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教室里跟着他一起大声念“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

没完了。

整个学校都没有一本字典,偏巧来娣倒藏了一本,托老嘎给她务个教职的时候,当谢礼送给了老嘎。这本字典也是老嘎在学校地位转变的开始,认不得多少字的孩子们因为这本罕见的宝贝对他产生了敬意。最后老嘎把字典送给了一个认得三千多个字的孩子,来福。来福的爹是个哑巴,力气很大,饭量也很大,但是他说,来福比他还强,因为他认得字。

来福说,以后初三毕了业,还要认得更多的字。

有人问,认那么多字有什么用?

来福没有答上来。

由此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悲伤的问句。

送字典的那天来娣也在老嘎家。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给老嘎做顿饭去!”字典被老嘎送给了来福这孩子,来娣一看,说:“册那,这不就是我的字典嘛!”老嘎应道:“册那,我也没说不是你的字典啊!”三个人同时哈哈笑起来。

好日子没过多久,学校里来了个吴干事。



吴干事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在普通教员都灰头土脸的年月,他理着光头,穿着没有破洞齐齐整整的蓝布制服,盛水的瓷杯比旁边几个更白,更亮,一个瘪塘都没有。

老嘎一见他就蹲下了。

于是我想起小的时候,跟大十岁的姐姐一起出去行街,等车的时候我总是一边叫脚酸一边就地蹲下,每到这个时候姐姐就把我扯起来,说:不要像个乡下人一样好伐啦?动不动就蹲下来了!

脚酸而蹲,应该就是一般人的生理本能吧?文明的熏陶,就是教我们放弃肉体本能,追求更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说良好的仪态,悦人的风度,疏朗的神情……

老嘎的蹲下,也许是一种抗拒的姿态,但是他以这样一种姿态来抗拒,注定是要被视作不上台面。吴干事向他转达了上级不满意他不跟随报纸主流言论也不按课本授习的教学方式,于是老嘎又从教员变回了农场(林场)生产大队队员。



最后的景象是一片熊熊大火,烧荒之火燎原,有喧闹之声四起,配的旁白乃是老嘎从前讲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

我想,这大概是老陈又在暗示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循环性与相似性了吧?

孩子王(1987)

又名:子供たちの王様 /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映日期:1987片长:106分钟

主演:谢园 杨学文 陈绍华 张彩梅 徐国庆 勒刚 谭珏 顾长卫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陈迈平 Maiping Chen/阿城 A Cheng

孩子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