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记》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评分,是理所当然的:镰仓极具日本风情的物与景在春夏秋冬里变幻着姿态,并不断祭出湘南海岸,落英缤纷马路,简朴精致车站,海街美食等等,一步步让观影者沦陷在如此美好的画卷里。外加四个个性分明的美女,陪你来一段治愈之旅,仿佛自己的人生也一下子充满了温度......这类日系电影向来豆瓣分数奇高。

在镰仓,时刻准备着迎接美好事情的出现
在镰仓,时刻准备着迎接美好事情的出现


除夕夜,躺沙发上看完电影,无痛无痒,揉揉眼起身洗漱睡觉。本来就不需要被治愈,也就没有过多的感动。但感触有一点:是枝裕和在追求故事的戏剧化和理想化的道路上继续飞奔,将曾经那么“美好”的《幻之光》、《无人知晓》、《步履不停》抛在脑后,从《奇迹》开始,剧情的完整与圆满,兼顾观众的情感需求等因素开始介入,是枝裕和试图让影片变得更加“好看”,这样便于让电影获得更多人的共鸣,即使其中仍然插入一些冷静的镜头,但演员不加修饰的感情流露就变得更少,之前的那种淡朴就逐渐消失掉。

在《海街日记》里,仿佛岩井俊二附体一般,用主角们纯美的笑容和治愈的海浪来拍打我们,浪花在少女们的心中回荡,而少男们则几乎是在对几位女主的各种想入非非中度过这“华丽”的两个小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小津那样执着于一类风格,是枝裕和也不会背着“小津”的遗风一直那样拍下去,他在调整和改变中也赢得了自己的声誉,让更多的人知晓他,从以往的“影展型”电影,更多的往“院线”型电影上靠拢,这跟张艺谋、陈凯歌的轨迹差不多。只是希望是枝裕和能够在艺术和商业间,从容的游走,最大限度的保持那份冷峻,“但我不可能一直拍摄30亿元的作品(《如父如子》在日本的票房),同时我也不希望被要求拍摄这类作品。这样很可能会影响到我拍摄电影的初衷,对于我而言,拍摄电影的根本还是取决于自己。当然,我还是那句话,高票房作品对于一个导演而言还是很需要的,毕竟可以见识一下新的领域。”这是是枝裕和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庆幸能看到他这样说,所以我依然对他继续保持关注。

四种类型,总有一个击中你心
四种类型,总有一个击中你心


《幻之光》是改编自宫本辉的短篇小说,本身就具有日本古风特色,普通人经历生与死的牵绊后,重新找到生活中的希望的故事;加之对侯孝贤的推崇,年轻的是枝裕和找到了将侯氏镜头语言与日本本土风化相结合的点,于是就有了《幻之光》深邃的意境。而《无人知晓》是由一个真实的社会事件改编而来,电影中的真实便是让几个孩子自然的发挥,是枝裕和充当记录者,最大限度的保持克制,在无声息中传达出对孩子们命运的惋惜。到了《步履不停》,正值是枝裕和家人去世,他带着那份仍未平静的悲恸,在自己平实的镜头和言语中,找到来自家的温暖与慰藉。再往后,《奇迹》和《如父如子》,剧情变得“丰富”起来,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狗血”。但是枝裕和凭借积累下来的拍摄风格和节奏基调,让这些看似过于“电视剧”的电影,变得不那么的让人反感,期间的欢笑也变得更多。他的镜头越来越明朗,心情也逐渐开朗,像是走过了某段失落期后,重新想着美好出发的小男孩。

杀手锏一出,少女梦拔地而起!
杀手锏一出,少女梦拔地而起!



于是到了《海街日记》,这部直接改编自少女漫画(去看了下原著,实在是觉得男生难以接受那样的风格)的电影,是枝裕和更是噬无忌惮的来宣泄这种愉悦与爽朗,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不能指望能从中看到自己喜欢的小津味道和侯氏风味。它归为以日系治愈电视剧为主题的镰仓风景宣传片更为合适。就这样吧,去掉一个最高分(镰仓美景)和一个最低分(过度童话感),综合得分——6分。

海街日记海街diary(2015)

又名:海街女孩日记(港) / Kamakura Diary / Umimachi 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上映日期:2015-05-14(戛纳电影节) / 2015-06-13(日本)片长:127分钟

主演:绫濑遥 长泽雅美 夏帆 广濑铃 大竹忍 堤真一 加濑亮 风吹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吉田秋生 Akimi Yoshida

海街日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