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街日记是一部经典佳作,处理着是枝裕和擅长应对的题材。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一样,影片整体上娓娓道来,通过再日常不过的对话徐徐解开整个家庭的过往。
电影中三姐妹过着安稳的生活,但在父亲的葬礼上她们结识了父亲与他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小铃,小铃把父亲攒下的带有美好回忆照片带给了三姐妹,并且带三姐妹上到山顶,看到了三人选方的家乡。事实上,作为第二任妻子的亲生女儿,爸爸的死使得小铃与第三任妻子阳子没有了任何关系,二人不过是名义上的继母女的关系,小铃虽然享受着法律意义的被抚养的权利,但是面对这样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亲缘关系的孩子,阳子是绝对不可能尽心尽力地将她抚养成人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大姐幸产生了怜悯之心,她与另外二姐妹决定收养小铃。
作为大姐的幸无疑是不幸的,父亲在她上高中的时候与母亲离婚另寻新欢,在离婚一年后母亲搬出了老房子,想要带走几个孩子却被她们外婆阻止,外婆去世的早,年轻的幸担起了扶养妹妹们的担子。经历多年的操劳的大姐幸确实像一个老母亲,常常是一遍遍地对妹妹们的不好行为加以指正,像是三妹千佳吃饭喜欢放酱油她会说小心高血压,二妹佳乃早上迟到手忙脚乱她会提醒说坐下好好吃……幸俨然是一副权威人物的模样,一个家庭秩序的维护者。但养育妹妹的权威感并没有给观众带来不适感,相反,大姐姐在影片中绝对是一个令人喜爱的角色,姐妹之间的亲情远大于抚养与被扶养关系所带来的等级/权力控制的差异。这也正是是枝裕和的拿手好戏,以一组极端亲近的关系缓和、消解现实带来的苦楚、差异与隔阂,当然此处表现的还不是很明显。
影片的故事也正是从此处开启。故事的主线是作为外来者的小铃如何融入这个已然独自且稳定存续多年的特殊家庭与社群,很有意思同时也是很温暖人心的是,小铃的融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学校的同学们很快地接受了她,足球队也将她纳入为其中一员,小铃的性格也很开朗,所以她迅速地与当地的新朋友融为一体。这是也日本电影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影片中日常生活/生命的缓缓流动、所有人物的良善、对他人表现出的温情是日本小而暖的电影最吸引人的点,这也是是枝裕和的电影在当下能够打动如此多的观众的原因之一:在电影中,导演选择无条件地将温情平等地投放在所有人身上,就算是这个形象在传统道德意义上中有多么不值得我们同情。这似乎也正是很多文艺作品的出发点:去探寻人性的复杂与多义,去将同情与爱平等地赋予每一个普通人。
在电影即将结束时,那个与幸私下约会的男人提出了自己随导师去美国学习的计划,发誓与妻子离婚并且希望幸一同前往,回到家后幸和佳乃发生了争吵,佳乃(也是观众)根本无法理解幸为何喜欢上一个有妇之夫,因为正是父亲的出轨导致了母亲的离开,从而给这一残破的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损伤,这是作为这个奇怪家庭的家庭成员内心永恒的创伤处。但是幸同时能够理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妻子给那个男人带来了怎样的困扰,并且那个男人看起来很有上进心,希望去美国学习新技术,这样的男人似乎值得拥有一个更好的老婆(当然在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已经堕入了物化女性、歧视精神病人的境地,但我认为不加换位思考的圣母心/架空的普世价值无非是一套高级的风凉话而已),此时传统道德与现实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同时不仅是这一层面的难题,幸还面临着另一重艰难的抉择,那就是家庭/爱情、留下/去美国。幸的真情流露加上小铃的劝说让佳乃理解了姐姐的爱情,而佳乃和小铃的话让幸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家庭。第二天早上,在艳阳和风的沙滩上,幸拒绝了男人的请求。她坦言收养小铃、继续临终关怀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对没能陪伴照顾父亲到最后的愧疚,这让小铃遭遇了太多,她希望补足小铃被摧残的童年。而男人这时说,你的童年也被你身边的大人夺去了不是吗?“请慢慢补回来,虽然我不能为你这么做了。”在此处,男人不再是一个渣男的形象,或者说,他未曾是一个渣男,他并不是一个只图女色的男人,相反,他对幸的很大一部分爱来自于幸的不幸,他有一种很强的责任感,那就是补全幸不幸的人生。由此看来他们之间的爱似乎没有性质上的差别,他们相互同情,互相理解从而相互依恋,这不是一种去深度的、甜甜的恋爱,也就不再适用“渣”这样简单且单薄的评判词语。
也正是在这一对关系中,幸与男人都表现出了十足的温情,而这种温情不是以否定他人、肯定自己的狭隘的道德标准为前提的!这正是是枝裕和的不同之处:以善意与暖意,而非鄙视与批判,作为面对普通人的方式与标准;这也正是当下社会最缺乏的东西。这一部分解释了这部影片为何感动了如此多的人。当前互联网、网络游戏、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培养着“自恋文化”,他们将互联网作为赢取自己自信、确立自己崇高地位(不管是道德的、智识的还是技术的、社会经验的)的途径,学校的绩点体系同时也是这一文化的复刻,一场“绩点游戏”也在悄然开始。他们总要通过胜过/贬低他人来找到自身的成就感,从而形成了一个排他性的体系(干部、学生组织同理),这一体系将那些在竞争中处弱势地位的人排除在外,一个等级社会于此被建构了出来。互联网同此理,而不同的是,互联网的压抑性更加强大,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在扮演智者去“看穿”、揣测、“看透”、审视他人,回到现实之后却又将自己放在了弱者的位置上以削去自己的锋芒。等级观念从小就入脑入心入魂了,这是我们的双重人格与三套面具的来源。但当我这么看人的时候,我已经不再温情,我也变成了所批判的人中的一员。
这样的温情是否现实?或者说,盲目地学习这种状态是否会让我们丧失锋芒?整个社会开始变得虚伪,人们开始戴上面具说话,真实、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所以说治愈的温情必须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而非简单的客套或虚与委蛇。
回到电影,影片虽然温情脉脉,但同时以柔软的方式触碰到尖锐的现实问题,死亡乃是其一。死亡可以说贯穿了整部电影,父亲的死、外婆的佛事、二宫阿姨的去世,每一次死忘都为故事的推进提供了契机:父亲的死给三人家庭带来了小铃,外婆的佛事使母女相见,当幸指责母亲没有为家庭做出贡献、不负责任后又与佳乃发生了口角,佳乃说幸是在闹小脾气,而随后在与小铃交谈中被小玲无意间触痛了心结,她发现了母亲的可怜,也发觉到自己的不堪,她没有办法再将各种不幸与苦恼一股脑地抛给母亲了,因为那不公平。母女二人的和解也正是发生在第二天母亲临行之时,母亲在外婆坟前忏悔了自己的过去。二宫阿姨的死让姐妹们原谅了父亲,葬礼上,大叔描述了二宫阿姨临去世前的状态,世间的美让她感受到了快乐,这样的描述让铃想起了父亲弥留之际看到樱花时的欢喜,而正是父亲的短暂的快乐使她们畅怀,人业已去世,与其纠结于过去的得失,不如着眼于眼下的美好,对于三姐妹来说,眼下的美好正是她们面前的小铃——那个一定是很温柔的父亲留给她们的最好的礼物。
影片是几个人的心灵之旅。从因共同父亲的死而相遇,到因各种事件巧合而相互理解,消除隔阂、打开心结,影片运用了一种极其生活化的叙事手段,将这个发生在特定空间中的特殊家庭背后的秘密缓缓道来。这样的手法给予我们观者对人物生活的参与感,仿佛我们已然置身于影片所创造的生活空间之中。
在影片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那脉脉的情感,同时还有演员的表演所带出的那份洋溢着的青春感,她们甜美的长相、性感的身体与对角色稚嫩感的恰到好处的表演无疑是电影所传达的亲密无间的姐妹情谊的绝佳载体。葬礼后的山间、沙滩上,在明媚的阳光下,身穿黑丝制服的青春美女并肩前行,使代表哀悼的黑色呈现出来一份别样的观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满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而这样的美好正在对抗着死亡的阴霾,为角色与观影者一同步入未来生活的开始。
在影片中,打动我们的不仅是那脉脉的情感,同时还有演员的表演所带出的那份洋溢着的青春感,她们甜美的长相、性感的身体与对角色稚嫩感的恰到好处的表演无疑是电影所传达的亲密无间的姐妹情谊的绝佳载体。葬礼后的山间、沙滩上,在明媚的阳光下,身穿黑丝制服的青春美女并肩前行,使代表哀悼的黑色呈现出来一份别样的观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满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而这样的美好正在对抗着死亡的阴霾与生活的苦闷惆怅,从电影之中流到电影之外,让观众在与人物的共情中、在受到了片刻的治愈后心怀暖意地走出影院,开启未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