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角度浅谈
在发表对影片《海街日记》的感触前,我必须先介绍一下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电影摄影师 筱田升
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筱田升,在1952年出生于日本崎玉县,日本摄影师。岩井俊二御用摄影师,合作作品有《情书》、《四月物语》、《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花与爱丽丝》。也拍了岩井俊二御用副导演行定勋担任导演的的作品《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于2004年6月22日因肝病逝世
行定勋1988年作为导演与筱田升合作了一部电影《家庭招待会》。这时行定勋对筱田升的评价就非常高:“筱田升就像是太阳,而那些导演就是围绕在他身旁的行星,假如没有了太阳,行星们将失去方向。”
而这句话想不到多年之后一语成谶,自2004年筱田升老师留下两部遗作《花与爱丽丝》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因肝病离去后,我便发现,日本电影彻底变了个天。
筱田升是个天才,他天才般的对光影,对柔光烟饼,迫冲噪点,对手持镜头的理解和运用让我觉得他是我见过的电影摄影师里最牛逼的一个。他在高效完成叙事的前提下,用独特的影像质感辅助音乐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甚至是塑造人物,忧伤浪漫的情书,青涩躁动的莉莉周,潮湿治愈的花与爱丽丝,纯洁不染的燕尾蝶,每一部都是电影摄影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之作。
影像越清晰,宽容度越高便是好的吗?筱田升从来都没有这样觉得,他跳出了当时为了追求所谓的画面质量而一味军备竞赛卷设备卷镜头的电影摄影圈,反其道而行,在他的影像世界里,充斥着大量常识里的“瑕疵”和“不和谐”的部分。摄影就该稳定而和谐吗?2001年的莉莉周告诉你不用,dv般的手持镜头正是这青春期少年躁动内心的最好体现。画面越模糊,噪点越多便越差?1995年的情书告诉你从来不是,朦胧的,粗糙的,白柔的,纯净的,不正是所有人对回忆中初恋的共同印象吗?谁的窗边又何尝不曾没有一个逆光读书的白衣少年柏原崇呢?
筱田升曾经说过
人类终其一生由于人眼这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拥有,而50mm定焦头之外的世界,则是摄影师所应该看到并展示给观众的。摄影,你不能只把它当作按下录制键就好了,你要做的,要用那一卷卷胶卷或电子元件,将这一堆冰冷的机械和光学材料,变成你的眼睛,让观众看到你脑海里所构想的画面,这他妈才是摄影师应该想的,而不是整天当个器材党 盯着参数抱着计算器 算出一个所谓的最佳画面,这是摄影的可悲。
好吧,其实这段话不是筱田升说的,是我说的哈哈哈哈。但也算是他给我的感悟吧,我吃点亏,就算我们俩一块说的吧。哈哈哈哈哈哈
我很喜欢岩井俊二之前拍的大部分片子,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喜欢的是岩井俊二这个导演,但在看在2004年的花与爱丽丝之后岩井俊二的作品,你好之华,最后一封信,还有别的几部恰饭的电视剧和电影,我才发现,我喜欢的是岩井俊二和筱田升的这个组合。我也超级超级地理解了行定勋的这段话
“筱田升就像是太阳,而那些导演就是围绕在他身旁的行星,假如没有了太阳,行星们将失去方向。”
是的,筱田升此前合作的导演,相米慎二,行定勋,以及受灾最严重的岩井俊二(这么说好像不太地道,但是真想这么说)等等,在离开筱田升之后就大变了,有的还大变成大便💩了,没有任何情面给你留,就是岩井![发怒][发怒][发怒],握草,妈的,看《最后一封信的时候》,我他妈第一次看不下去岩井俊二的电影,中间反复再三地因为实在受不了而退出来歇会也歇火。给我气的啊,本来我就觉得岩井的片子节奏就有点拖沓,剪辑上也有些怪,但是当时有筱田升的光芒照耀他,瑕不掩瑜,还能接受。现在撤去了这一层滤镜,直接扯下他的遮羞布,影片又臭又长,无聊透顶!本来我还在痛苦,真的我当时看完《最后一封信》我非常伤心哭了一个下午,我哭不是因为情节多感人,而是因为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忠于电影了,我是不是不是真的喜欢电影,我是不是不是真的喜欢岩井俊二了,我很难过,很怀疑自我。
我一直对日本电影有种偏见就是日本电影必须得用胶片拍,要是换了数码就完全没有日本的味道了,那种日本乡村的泥味,那种夏日蝉鸣的聒噪,那种清凉海边的透感,全都没了。所以直到后来我再看了很多近来的日本导演,千禧年之后的日本影片逐步都由胶片过度成了数码,我也逐渐陷入绝望,甚至一度想要发出“日本电影已死”的口号,当然由于还想要留条狗命没发。
直到,今天,唯一的真神!是枝裕和出现!就像我之前发的朋友圈一样,我对名字很敏感,或者说我对文字很敏感,我看书,看电影,看导演,让我有想看的欲望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原因哈哈哈哈哈哈,就是单纯这个名字让我很有感觉很舒服,纯粹的直觉(我靠,真的是纯种infp哈哈哈哈哈),所以我去看了。典型案例:《伊豆的舞女》《雪国》《梦的解析》,《远处的拉莫》(啊啊啊啊!和胡波的初恋哈哈哈) 我之前看到这个名字就很喜欢,再看这个电影名字我靠,也很有感觉,但是一直拖着没看,因为各种原因(感觉我看电影也蛮看缘分的)然后今天,估计是两年没运动了,前两天去健身房练得太累了,昨晚七八点和老朱骑着他那辆长的和机车一样的电动车(还老是坏,差评差评)兜风完回来就睡了,起来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寻思着睡差不多了,嗯,这个时间,非常适合工作(牛哥的美国作息),本来想着先背文史哲还是英语单词来着,然后突然脑海里蹦出来一个海街日记,我靠,当时就脑子一炸。必须去看!
然后就看看看,我靠,开头的那个长镜头就给我震撼住了。我马上就懂了这个新锐摄影师泷本干也,是怎么克服数码对胶片的冲击的。
这个真的是非常牛逼的。
首先,他选择用低对比,整体是长调,所以能给暗部保留一些细节,保留的不多也不少,多了少了都会影响视觉平衡。然后在暗处着橄榄绿为主,作为大色块铺垫氛围。整体的色彩倾向的话,室外以冷色为主,很海边很海边,很夏日很夏日,室内偏暖色,室外的真的很滨田英明!好好看,好喜欢,在我审美点上!运镜方面比较平稳保守吧,没玩很大花活,但是玩了几个我很喜欢的很小的创新,很喜欢上个轨道舒缓地平推,机位比榻榻米高一些,看得出来是脱胎于小津的,打破了固定的和谐,制造了了缓慢而厚重的新的动态和谐,喜欢喜欢!
然后有几段分镜风格居然很像秒五(完蛋,暴露我是个二次元了) ,前景给做了一个很漂亮的切割和景深关系,引导线条透视感非常强,舒服舒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电影用日漫的构图方式,记在小本本上,以后我也要用哈哈哈哈哈,真的很加分,不过还是差点意思,如果是我来我感觉能拍的更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尤其是那浅野坐自行车后座那一段,哎呀,真的很《情书》诶,两个藤井树骑车套纸袋那一段,虽然也很漂亮,但是还是差点意思,估计也是留着给我拍吧,唉,前辈居然这么为我考虑哈哈哈哈哈哈,我先谢过了。
这部片和《最后一封信》在剧情设定上很像,是枝裕和几乎是骑在岩井头上教他怎么拍了哈哈哈哈哈,完全吊打啊,岩井啊,我也实在不知道你该咋办了,别运营短视频流媒体了,想赚钱准备养老也能理解,你倒不如去和菅野洋子一起给是枝裕和做配乐吧哈哈哈哈,害,或者要不然也试一试用泷本井一?
当代的,没有了筱田升的日本电影导演们,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用这种方式从摄影上做一些尝试和创新啊,害,最重要的还是,不能忘记我和筱田升一起说的摄影理念啊。太阳虽然已经落山了,但是它曾经的光芒可是一直存在在光影世界里的啊,这可不能忘啊。
害,我也不好意思再大言不惭地当键盘摄影师指导这些大佬了,只能说以上都只代表一个在青春期末尾的喜欢电影狂妄文艺青年的个人观点吧,老子不叠甲,之前妈的给老卢喷又当又立,我觉得也是,就直接骂我吧看不惯的。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