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补上了八年前的遗憾。
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海街日记》一票难求,自己在电脑上看了后很后悔这样的片子没能在大银幕看。后来小西天也经常放映,只是几乎每次放映都有事看不了;最接近成功的一次,票都买好了,但还是临时有事把票出了。
今天终于圆梦大银幕,非常激动。
《海街日记》是一部为数不多的,仅仅靠情感和美感就可以让人打五星的电影。而片子从当年的口碑大热到今天,不知不觉也过去九年了。
21岁的时候看到的是懵懂的爱情,缤纷的樱花隧道,院子里的烟火,四姐妹在一起的亲情瞬间,干净美好;这次看的时候我才发现很多情节已经很模糊,但记忆里的场景和感受是一以贯之的——那种纯良至极的世间美好,如暖阳一样映照出镰仓的风土人情和四姐妹的小家庭生活,轻盈、温润。这部电影也注定在我的观影坐标中占据着独特的一席,是那种看多少次都不会厌的电影。
除了风物之美,这次更加关注到影片对亲情的表达:小铃是作为一个外来者进入三姐妹的生活空间的,她们之间的联系仅有父亲一个血缘纽带,此外还有一些小铃生母带来的负面印象,但这都抵不过一个真实、善良、可爱的妹妹带来的感染力大。父亲丧礼一天,之所以不多的接触就让三姐妹做出决定邀请妹妹来同她们一起生活,对妹妹处境的同情和对她本人品质的信任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不能忽略血缘的作用。
是枝裕和很喜欢血缘与亲情的家庭命题:《如父如子》是抱错的孩子和养育父亲的关系探讨,《小偷家族》是同一屋檐下毫无血缘关系者的生存问题。我想,三姐妹对小铃的好感应该不会没有血缘关系的助力。当一个人从友情角度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血缘的加持只会让这份情感更添一份默契和幸福感;在东亚社会,血缘让我们相拥得更紧密,这是一种情感上的底气。
就是这样一个讨喜的、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参与进了三姐妹的生活,在光阴流转中感受返璞归真的快乐,在细微处见证亲情的静好。看到她们的生活状态,我甚至会感慨孩子只有多起来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家的意义和何为天伦之乐,有兄弟姐妹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如李安《饮食男女》中父亲所云:“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
此外,看到她们相互间说一些动情的或过分的话,我也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具象的感受,因为越长大越觉得,和亲人说出一些很重的话是很难的——同一屋檐下生活让我们对亲人彼此的末梢都很熟悉,于是情感表达会被放大;和弱联系人的说出一些过分的话是对自我的保护,而对家人来说就会掀起内心波澜——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情到妙处的亲情表达会如此感人,直抵人心。
再者,可能是自己的年龄与三位亲姐妹片中年龄较为相仿了,很多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来自工作、情感、婚恋问题中的感受也能更准确地共情,和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没多少社会阅历不一样。
三流电影讲故事,二流电影立人物,一流电影描摹氛围、传递情感、启发思考,又反哺人物。影片很巧妙地用非常简单的笔法勾勒出了四个美好的年青女性人物形象,四位扮演者也与角色气质极为熨帖,呈现出四种不同风格的女性美。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男人们可以在四姐妹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型;也有人给四位分别贴上妻子、恋爱对象、妹妹和女儿的角色标签,意淫中不乏对美的向往。
在银幕故事中,“四姐妹”的形象和氛围感觉和“四兄弟”的完全不同,投映在大银幕上的效果也不同。兄弟情离不开社会情,很难想象四个老爷们在一起共享岁月静好的样子。在传统观念中,男人们天然地与社会产生联系,需要在社会中闯荡,兄弟们或是互帮互助成就一番,抑或平息内讧,再或各得其所,男人的故事关乎血和泪,好像和“家庭”没什么关系。
而女性不一样,女性是文明之基,女性的坚韧生发于自然主义语境下的责任,可以很好地与“家庭”适配。四姐妹的家庭生活不涉及婚姻元素,是完全的姊妹式的亲情共同体:长姐在镰仓老宅中承担着母亲的角色扶养妹妹,两个妹妹花开两朵各有风采,小铃逐渐融入、享受着姐姐们的爱护和校园生活的纯真烂漫;四姐妹那种温婉中的坚韧,灵动中的俏皮,对生活满怀希望的态度,是可以与自然的风物、摄影的柔光和面部特写相得益彰的,尤其四姐妹的脸在近景中同框的时候,那种赏心悦目,是电影独特的魅力所在。
期待在下一个人生状态中再次与《海街日记》相遇。
2016年4月16日 首看
2024年3月2日 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