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之前在阿弥晚安的电台里,提到说是枝裕和拍摄电影的三个要素——时间、家庭和死亡。把时间作为连接一切的线,家庭是每一个重要关系的节点,死亡是线的终点,生活就可以是这么简单而复杂的几条线。浅白色的画面,三五张笑颜,朴实又华美的海街日记。
其实细想一下,《海街日记》的故事很长,几次聚散,几次火车,不同的事业、学业、葬礼,还有梅子树下的烟火大会。但是它的镜头又都很小,它不会向你一一展示每件事情的全貌,而是随机而细腻的聚焦在一处处转角,每个表情每句话语都是每个人生活最真切的一面。我一直觉得最好的镜头语言,就是能通过画面和声音,让观者感受镜头以外的人和事。“噗噗噗”~
《海街日记》就是这样,每一个人物的出场也都“毫无预兆”;往往等对话进行到一半了你才能反应过来前后联系/双方关系。同样的,它也并没有刻意去刻画某一个人物,虽然是围绕着四姐妹一家的变化来展开,但每一个角色都在一言一语里变得饱满。念着樱花的老板娘[阿姨],在葬礼上微笑谈起最后一次约会的[伯伯],带着中学时与四妹懵懂情愫的[风太],看着登山照片和三姐一起钓鱼的爆炸头[店长],在加班夜晚和二姐还有同事们一起遥望烟花的[课长],坐在台阶上微笑对大姐说出“请一定要补回来”的[大叔],嘟囔着“真羡慕姐姐早早就走了”的[婆婆],还有大雨里拿出一份份礼物的[妈妈]。
电影开头时还有弹幕在“揣测”继母[阳子]的心机演技还有[小男友]的渣男行为,不过我想在结尾时已经没多少人还记得这些了。生活每一处都与恶很近,懂事能干的[小玲]也会在酒后痛诉;好在温暖总是大多数的,弥留前的走马灯里也都是满载着樱花。
有条评论说“看是枝裕和的电影要记得放下三观”,我确实是第一次看是枝裕和的作品,也没有看过什么日剧,但我也不觉得那些情感的呈现是突兀的、不可接受的,单论作品而言。萨特博和付娃也有有趣的约定,我们互相都是彼此情感中的第一位,也要永远对彼此坦诚。我不会认为因为大姐和[医生]的关系来否定什么,相反,电影中每一份情感也都饱有了独特的真挚。
二姐和三姐见到母亲时的喜上眉梢,大姐最后和母亲“雨释前嫌”,最终小玲所带来的“[爸爸]的温暖”,父母的爱是影片中最隐晦的,四姐妹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小玲和风太的情愫,看得人只想回到中学再把那长街多走几遍,那种情愫未开时的单纯,还有过于真实的“没有没有”。二姐时尚爱美,不断的在小男友身上跌倒。三姐是和父亲相处最少的一人,有着独特的审美和乐趣,[店长]也是踏实有趣。还有一直“约会”到老的[阿姨]和[伯伯]。这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下,一个个独立家庭的萌芽,是构成屋子的每个房间。
没有前因后果,不用去找寻什么主题,不用去在乎什么意义,以一种独特的旁观视角去参与这一段生活日记。一个人趴在上铺被子里,把亮度开到最低希望不会影响同间的人休息,我是在火车上看完的这部电影,这也算的很有趣。在最后的那个镜头里,四个人在海边越走越远,镜头是停在原地一动不动的,但火车起起伏伏的前进,昏黄灯光中好像我也进入了镜头里,随着海浪伏伏起起的追在她们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