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的作品都没有强情节,最极限就是人际间的鸡毛蒜皮。本作相比是枝裕和其他作品,将矛盾淡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观片后我虽然着迷其中的韵味,但一直心中在疑惑,这样平淡的日常故事,又没有创新主题的提出,如果导演的名字不叫是枝裕和,拍出来是否具有艺术电影的开拓意义?又或者会沦为普通的文艺电影,石沉于网络。在豆瓣特意翻看了寥寥的几个差评,我发现基本都是类型片还没吃饱的观众。有一定社会阅历的大部分的观众,都和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共鸣与相似。
不过,可以说本作确实是导演又一次的走钢丝作品。《如父如子》中的抱错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拍成狗血煽情剧,而《海街日记》剧情没有起伏,一不小心就可能拍成流水账。
为数不多的几个差评基本就在说两个事,1剧情平淡,想睡觉。 2角色没有缺点,像圣母。
第一点很好理解,不建议没吃够类型片的观众看这类文艺电影或者更难懂的艺术电影。第二点,本作的角色们可不圣母,只不过是枝裕和的风格是纪录片艺术。片中的角色们和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无限接近,没有罪恶有缺点。不过,在本作中,她们的缺点非常不起眼。这次《海街日记》中的角色不是孤儿不是小偷,而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类比一下国内现在泛滥的偶像剧,你能很容易地找到真正的圣母。
本作最大的优点在无处不在的人物塑造细节。开篇三姐妹坐在一起时,不需要交代,仅仅从人物的神情、衣着、行为就完全可以判断出她们的家庭层级关系和性格。值得一提的是,香田幸的人物表演中,可以明显看到方法派的融入。绫濑遥饰演的这个角色,每逢有笑容的戏份,她都是闭着嘴不露齿的微笑。通篇大部分时候,眉心基本都是紧绷的。从人物由始至终的表情基线中,就可以感知到她的社会压力、担忧和顾虑。是枝裕和作品中的角色,无限接近于现实,完全可以用我们的生活情绪观察体验去感知和判断。
本作的四个复杂角色(主角)彼此的造型和性格有着辨识度极高的差异。她们的服饰造型、行为、决定、言语,正是她们内心三观的外化体现。四个角色中,最有深意的,是四妹小玲。她和其他的三姐妹既无血缘,又没有一起生活过,却体现出了三姐妹性格坐标线中,二元对立的融合。简单说,她既有大姐香田幸的谨慎担当,又潜藏着佳乃性格中的奔放。一个陌生人,一方面有着和你的兄弟姐妹相似的生活习惯、口味喜好,另一方面有着和你们镜面般的性格。这种如命理缘分的巧合,又冥冥之中牵系着种种缘由。非常精妙。
少年才问黑白,成年人只看其中的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