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12-20

海街日记:有梅树的庭院

今年七月,在影院看过这部电影。前几日又在网上看了一遍。不敢说多熟悉是枝裕和,但是很喜欢他。一部佳作,就看观影过程中有无共鸣、眷恋,乃至眼泪。如我这样不懂理论的观影者,对于电影,首先只是这样朴素的要求。

葬礼是日本电影永恒的话题。印象深刻的是小津的《小早川家之秋》,伊丹十三的《お葬式》,山田洋次的《东京家族》。日本现当代葬仪丰富完整的程式,气氛比较正常,适合影视剧表现。相关法事也不错……最近很红的和尚剧,就是从法事开始的……是枝裕和的《going my home》里也有过葬礼,不过不记得具体讲了什么,就记得阿部宽穿黑西装打黑领带回乡下。《海街日记》,父亲的葬礼是四姊妹相聚的理由,只是一个引子。正因为葬礼,失去双亲的幼妹才会来到镰仓,搬进同父异母的姐姐们的家。姐妹们的故事,想想《细雪》《宛如阿修罗》,常有复杂的情节,这个故事里的姐妹们却和睦得像个梦,接受幼妹到镰仓,放在别的故事里也许可以讲好长,但在这里不是问题,一切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梦无甚矫饰,很美很温柔,也能接受。

故事的背景地镰仓,是很迷人的地方,蕴含乡愁。幼妹搬进小楼,也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好在她们家地方大,有外祖父母留下的庭院。若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寓里,也许不这么美。小楼与庭院,是非常重要的背景。屋子里有佛坛,是很让人安心的地方,幼妹被三姐领到跟前轻击一下法磬,就是跟守护这个家族的祖先打一声招呼,代表她从此是这里的人了。电影里,似乎只有二姐不怎么去佛坛前,因此她对于老屋态度很开放,认为住公寓也不错。大姐对佛坛态度虔敬,这里供奉着她逝去的外祖父母,象征她与家族最深刻的羁绊,以及自许的责任。有好几处细节,给佛坛前小小的插花,一枝黄水仙,或一束红果子,应该都是大姐从庭院采撷来,暗示四季更迭与大姐的趣味。这样一个种满植物的庭院,大姐说母亲从来不打理,那么从前打理的,应该是逝去的长辈,大姐应该是在他们身上受到的影响,耳濡目染习得种种仪式与植物的知识。因此,她是家族真正的继承者与守护者,是一家之长。我的好朋友香织家也供奉佛坛,第一次去她家,她就给我一串佛珠,让我跟她学习佛前的礼仪,也让我跟她轻击一下法磬。我小心地做了——后来跟她家结下深厚的情谊,每次去她家,早晚在诵经声与法磬悠长的声响里,很觉安详。远嫁的香织,也提过很想在新家安置一处佛坛。这种心情,我很理解。

一开始,幼妹在新家当然拘谨、不知所措,像客人一样。好在二姐女人味十足,三姐又十分体贴,都为她拉近了与大姐的距离。其实这种距离感,不仅她有,二姐、三姐同大姐之间,也都有。放下戒备、喝醉,不论在何种人际关系中,都是拉近距离的好办法。因一小杯梅酒而醉倒的幼妹,醒来后发现自己窗前就有一株梅树。四姐妹在窗前看梅树,是非常平静、美好的一幕,也是重要的转折点,一切都值得期待,期待梅花开,期待梅子熟、泡梅酒。

四姐妹的关系是主调,四姐妹各自的情感支线是伴奏。导演显然最偏爱小妹妹,给她安排了那么老实又贴心的小男朋友。演员前田旺志郎原来是《奇迹》的弟弟龙之介!长大了。大姐的感情——唔,堤真一从来不在厨房帮帮忙,就知道坐着吃,不贴心,远不如《最高的离婚》里做饭的瑛太(男人怎么能饭来张口呢)……二姐的感情,反正不靠谱……三姐的感情,香织表示不能接受脚趾头缺了六个的胖男,我觉得还不错呀。从事登山这么迷人的活动,就算胖,就算缺了六个脚趾头,我也忍痛表示理解好了。三姐应该是那种擅长自己跟自己玩的类型,一个人在家练习钓鱼,听说自己的生父原来也爱钓鱼,就偷偷高兴,真可爱。

四姐妹的服装也不错,不知道是导演有意的定位还是演员自己的创意。大姐中规中矩,二姐会穿,三姐——一上来那件中国民族风的衣服,说明她和男朋友曾经可能去过中国玩。背景闲聊里,好像也有提到“中国”。小妹妹很天然,女学生装束,因此后面穿浴衣,才那么惊喜,所有人都喜欢,包括小男朋友。

其余角色,比如海猫食堂的主人二ノ宮幸子,山猫亭的店主福田仙一,都是很淡的背景,不过是原作里就有的人物。虽然不能说可有可无,但也谈不上精彩。幸子的设定太惨了,風吹ジュン总演生病的情节……想想年轻时也是美人,就是经历坎坷。在处理背景人物方面,还是觉得是枝裕和有点功夫不够。

是枝裕和很爱拍吃。《步履不停》里的蘘荷毛豆饭,我念念不忘。《going my home》里索性安排山口智子是美食家,可以直接出本菜谱。那里面有一个情节,山口智子去片场帮忙做菜,前辈演员说,这个背景太干净了,感觉没有生活的气息,不应该这样。山口智子于是还原了更为生活化的厨房现场。这显然是导演一贯的见解,等到《海街日记》的镰仓老屋,更是在吃的方面处处表现家常的琐碎与时光的痕迹。大姐做天妇罗的大铁锅,感觉是外祖父母时代就一直用的。大姐晚上在小店买菜,跟店主闲闲聊天,她应该经常去那家店——以她的性格,应该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固定在某一家店买东西吧。三姐做咖喱,虽然好像不好吃,但小妹妹也吃得很开心。四年前的梅雨季,香织在我家住了一个礼拜。她给我做すき焼き,做乌冬,做蛋糕,我也给她做乱炖,也都不是很好吃,但很开心,是一家人的感觉。如果不是十分亲近,哪敢随便把自己做得很难吃的东西跟对方分享。

樱花隧道是一个小高潮,影院里观看效果十分好,令人沉醉眷恋。梅子终于熟了,一起做梅酒,是十分香甜美好的情节。我虽然没有梅树,但年年到了季节,都忍不住要做。需要等待的东西,就像需要遵守的约定。很普通的日子,因为有了季节性的活动,也好像值得盼望与记录。这么说来,我们研究室好几位男生都爱泡梅酒,拉开放书的抽屉,就藏着一大罐……现在冰箱里也有一大罐,已经被喝得差不多了。老木楼再一次展现了时光的魅力——酒窖里竟然藏着外祖母做的一点梅酒。

从北海道回来的阔别已久的母亲,与女儿们相见,显得十分讪讪。而大姐最终把外祖母留下的最后一点梅酒都给了母亲。那一段很好,倘若妹妹们在家,大姐可能不会这样做。因为在妹妹们跟前,她与母亲是对立的,她才是照顾妹妹们长大的家长,而母亲是不负责任的叛逃者。既然妹妹们不在,她则是将所有渴求都藏妥的乖顺的长女。母女二人在绣球花开的梅雨天去扫墓——镰仓的标志性植物。

花火大会是第二场高潮。家族传承的浴衣充满温情,这点十分令人羡慕。不少稍有传统的家族,都会有传承几代的和服,这也是传递家中女性一代一代的祝福。香织不太喜欢穿和服:“去洗手间很不方
便,腰也得一直挺着,好累,不能奔跑。”不过她也有一件母亲年轻时穿过的浴衣,是她的外祖母亲手缝制。每年祇园祭、琵琶湖花火大会时会穿。我很喜欢那件衣裳,已经洗得很柔软,颜色温柔,是
如今不常见到的旧式纹样。花火照亮浮舟上少女的脸,任何美妙言辞形容都不过分。花火散去,少女与小男朋友告别,以为是高潮结束,没想到家中的姐姐们还准备了一场温馨的团聚。仍像一个梦,不谈卖房子,不谈大姐日后的出路,也不谈妹妹们会各自走向何方。

海猫食堂的幸子阿姨去世,是第二场葬礼,也是影片的尾声。三姐玩着紫薇花瓣,导演对紫薇花也是情有独钟。看完电影,我跟香织说,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光。香织说她刚好也看了这个电影,也在想我。想想我们认识了五年,发生过很多事。平成时代的姐妹,大概就是这样的感觉吧。

ps:《如父如子》其实也還不错,但也许父子的故事不如姐妹的故事打动我,当时并没有产生这么多感慨……

海街日记海街diary(2015)

又名:海街女孩日记(港) / Kamakura Diary / Umimachi 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上映日期:2015-05-14(戛纳电影节) / 2015-06-13(日本)片长:127分钟

主演:绫濑遥 长泽雅美 夏帆 广濑铃 大竹忍 堤真一 加濑亮 风吹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吉田秋生 Akimi Yoshida

海街日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