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看了四遍《海街日记》,就个人往常的观影习性而言,印象中还是首次。对是枝裕和电影的喜爱应该不是唯一的理由,内心总浮荡出一种不舍与留恋,以及想要写点什么作为记念的冲动。于是,便有了以下这些如呓语般的文字。

《海街日记》改编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画,或许是因为改编的缘故,这部作品与是枝裕和此前的电影相比,的确显得有些不同。日记,顾名思义,是生活点滴的记录。整个故事并不复杂:在滨海的镰仓一直相依为命的三姊妹,因参加父亲的葬礼而遇到素未谋面的同父异母细妹,最终于同一屋檐下生活。

以生活于大陆的观众的惯常逻辑和眼光来看,第一感觉大概会认为是过于“狗血”有欠合理的天荒夜谭。毕竟,在一个热衷追打“小三”的社会逻辑底下,主动选择收养毫无感情基础的当年父亲抛妻弃女的“产物”,这样的举动无论如何都显得不大可能。即使能的话,那么也肯定暗藏着“复仇”之类的险恶用心。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影片最让人动容之处,在于述说不太“合理”的故事所传达出对爱的理解以及情感的变换的包容。因见举目无亲的细妹小玲孤苦伶仃而作出希望共同生活的决定后,并不意味着这样四姊妹的组合就能简单平滑顺畅地运转下去。每个片段的刻画,其实便是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透过经历的堆积和时间的推移,彼此的情感亦随之发生变化。

其实,由绫濑遥饰演的大姊幸之所以决定接纳同父异母的细妹铃,很大程度上因为她同样是别人的“小三”。这样的身份,让她在面对小铃时,多了一份另外两个姊妹可能没有的谅解和包容。而在由广濑丝丝饰演的细妹铃内心里,却一直对三位姐姐心存愧疚。仅是中学生的她,认定了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因此在与姐姐们的相处里又潜藏着一种微妙的隔阂。至于其余两个姊妹,也同样有着各自的烦恼。长泽雅美扮演的二妹佳乃的恋情总是难成正果,夏帆演的三妹千佳的男朋友则因攀山遇险导致脚趾缺失而轻度残疾。但这种种的不幸与心结,在时间的发酵下,都渐渐为善和爱打开,再度露出优雅真切的笑容。

对“非正常”家庭题材的偏爱,似乎成为了是枝裕和电影的惯例。从《步履不停》到《奇迹》再到之前的《如父如子》,是枝裕和均有意无意地围绕着离异与血亲的家庭关系进行讨论和创作。与北野武的那种惯于用戏谑和暴力作为手法的残酷美学截然不同的是,是枝裕和总是善于在不太“美好”的题材里展现出真正美好的一面。

记得前年初到台北,在诚品买的第一本书即是彼时是枝裕和刚出版不久的散文集《宛如走路的速度:我的日常、创作与世界》的繁体版(简体版刚于今年2月出版,译作《有如走路的速度》)。在书中,是枝裕和曾明言对自己电影创作的态度——对日常生活的诠释。所以,在是枝裕和的电影里,衣食住行往往不可或缺。何谓日常生活?那自然是我们人存于世同样无法丢失的衣食住行。与其说那只是一个故事,不如将之看作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或许更为恰当吧。

始于葬礼,终于葬礼。四姊妹最后在镰仓海边的沙滩上散步交谈,真切爽朗的笑声里,预示告别悲恸后又一段新的开始。就像佛家的成住坏空所云,生命变化的奥秘大抵如此。近年来,由村上村树在其随笔集《兰格汉斯岛的午后》里创造的新词“小确幸”流行了起来。如若需要言简意赅地描述和评价《海街日记》,我想这大概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海街日记海街diary(2015)

又名:海街女孩日记(港) / Kamakura Diary / Umimachi 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上映日期:2015-05-14(戛纳电影节) / 2015-06-13(日本)片长:127分钟

主演:绫濑遥 长泽雅美 夏帆 广濑铃 大竹忍 堤真一 加濑亮 风吹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吉田秋生 Akimi Yoshida

海街日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