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来自日本的三胎家庭的故事,

有前传有后传。

开头是一位性情温和的男人娶了一位性情倔强的女人,两人结婚多年,有三个女儿。在小女儿还不记事时,男人出轨有了小三,并且小三怀孕了。

男人抛妻弃女,娶了小三,有了第四个女儿,他们移居到另外一个城市。男人和女人都不想抚养三个女儿,同样倔强的外婆将三个女儿收养在了老宅子里。女人接着也改嫁他乡了。

男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的后任妻子在第四个女儿幼年时死去,于是他又找了第三个老婆。这个老婆比他年轻很多,他努力挣钱积攒了一点产业,就带着女儿和年轻老婆搬到了乡下居住。

本来想在年老体衰之际最后搞个投资可是失败了,年轻老婆也另有他欢。男人终于折腾不动了,在医院里病逝。

紧接着年轻老婆又生了一个别人的儿子,继承了男人最后的积蓄。

故事的最后,年轻老婆不愿意照顾男人的第四个女儿,这个最小的女儿和前面三个姐姐相认,回老宅子一起生活去了。

以上就是故事的前传了,

后传内容被拍成了电影《海街日记》。

也许你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情感不专一的渣男下场和三胎不三胎没关系!

是呀,如果只从狗血的出轨去讲述,那么这部电影就得不了戛纳电影节提名了。

能反映家庭内核的,还是要从人身上寻找,

而一个家庭到底幸不幸福,要从孩子们的情感中看到。

《海街日记》就是在描写四个女儿的情节中,让观众一点一点拼凑出了她们父母的样子,以及这个家如何从不幸中坚持下来的。

大女儿在父亲出轨时已经会劝解哭泣的母亲了,而二女儿只是记得父母吵架的场景,三女儿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她们三个长大后样子,就像是社会学家做的一场持续20年家庭观测。可以得出结论是,父母婚姻破裂对不同年龄段的子女有不同的影响。

大女儿估计处于刚进入青春期,她长大后记恨父亲,和母亲一样倔强,个人情感空虚,讨厌小三却偏偏被已婚的男人吸引。

二女儿估计还是个学龄前儿童,她长大后渴望和父母重逢,有些讨好人格。缺乏父爱的她,喜欢从男性身上发掘闪光点,总是见一个爱一个,烂桃花一大堆。

三女儿和四女儿一样,内向敏感,其实很善良,但乍一看上去是古怪的。毕竟她俩生活的家庭,一个是常年少了亲爸,一个是常年少了亲妈。

如果是普通家庭,一个孩子幼小的心灵受伤还可以有另一半的家长来安抚。但海街这一家因为有了三个女儿,着实把家庭破裂的残酷放大了三倍,再加上母亲的改嫁……

可能拍一个前传电影,谁演这个父亲母亲,都会被骂上热搜吧,我是接受不了这么不负责任的家长的。

在三姐妹迎接第四个女儿到老宅子生活时,她们也是逐渐适应的。一看到这个第三者的女儿,三姐妹多少都会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也会想起“笨蛋”的父亲。

时间让父亲成了海滩上的沙堡,不管曾经矗立了多久,最后都散成沙粒,被四个女儿的记忆浪花反复冲刷。一个破坏家庭的罪人,成了海鲜饭、钓鱼、登高这些生活片段,父亲的味道、父亲的爱好、父亲的视角……

父亲的形象逐渐模糊,被消解在各种日常之中,仿佛一种血浓于水的辩解。

当然,再恨也于事无补,还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来得实在。这种被岁月的冲刷感,换来观者的一声叹息,也许这就是看两个小时日本电影的治愈所在。

一部好看的电影还在于有隐藏的内容让人去发觉。

假如用三个字去解答,这个家庭是如何从不幸走向治愈的?

那就是“梅子酒”。

喝“梅子酒”让姐妹四个敞开心扉开始亲近,做“梅子酒”的过程,让她们完成了生活上的适应,最后送“梅子酒”,让大姐和母亲之前的关系有了缓和。

可以说,酿酒传统背后的外婆是隐藏在整个故事里的大BOSS。

电影里一直有祭拜先人神龛的镜头,但都没有拍到外婆的照片或者神龛的正面,而是着力拍摄神龛旁边,外孙女们的生活场景。或者可以说,我们是躲在神龛这边,以外婆角度来看这群姑娘们的。

外婆是怎样的,电影里说的很少。

姨婆说大姐像外婆,二姐说大姐像母亲,反正这个家里从外婆到大姐都是倔强的,一种女性才有的坚韧。而我最欣赏大姐,她完好的继承了酿酒这件事,让这场家庭治愈有了可能。

“梅子酒”也再次印证了父亲形象被消解的现实,

一切大起大落都敌不过一件绵延长久的小事。

四姐妹的情感各有各的伤痛,家庭生活中雪片似的小事却可以把伤口抚平了。

孩子要生很多吗?

如果不能负责到底……

孩子们会怨父母吗?

如果不能等很多年……




海街日记海街diary(2015)

又名:海街女孩日记(港) / Kamakura Diary / Umimachi 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上映日期:2015-05-14(戛纳电影节) / 2015-06-13(日本)片长:127分钟

主演:绫濑遥 长泽雅美 夏帆 广濑铃 大竹忍 堤真一 加濑亮 风吹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吉田秋生 Akimi Yoshida

海街日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