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2颗,断更2周。
让我们用一部日本武士“咬牙切齿”去死的电影,《切腹》,来做个了断。
孕妇分娩的疼痛指数为10。
拔牙的疼痛指数为曾经是2,现在是0,因为有麻药了。
切腹的疼痛指数,在2-10之间,关键是介错人的手艺。
介错是切腹仪式中,助你早日解脱痛苦的人,一刀断头。
如果,你刚一表示切腹的意思,胁差刚入腹,介错就挥刀,痛苦指数2。
如果,你是三岛由纪夫,选错了人,被砍了4次,疼痛指数7。
如果,你跟《切腹》电影中,千千岩求女,一样,被迫用竹刀,没错是竹子做的刀,来切腹。
10。
100% 10。
你必须对疼痛有了分级的意识和感受,比如,刚做过根管手术,或者治疗过牙周炎,才能更感同身受,电影《切腹》的疼之爱、痛之悲。
千千岩求女,去切腹的时候,满怀希望。
他希望,他能向死而生,得到同为武士的阶级关怀,得到钱财,救自己病重垂危的儿子。
他没想到,阶级内部也是分层的,他是最底层的Nobody,最大的价值是,用他的贱命来证明阶级高贵的规矩,凛然不可侵犯。搞死他,逼死他,绝不让他活着丢大家的脸,成了阶级正确。
千千岩求女,切腹的时候,还有期望。
他期望,他能体面地死,得到同为武士的阶级帮助,死的迅速果断。
他没料到,同行的妒忌心,他敢于用竹刀切腹,这份胆量和勇气,让所有围观的武士内心羞愧。
妒忌让同行起了歹心,他死的越不体面,同行越体面。
千千岩求女,最终咬舌自尽,带着奢望。
他奢望,他的惨死,能唤醒同为武士的阶级怜悯,能在送他的尸体回家的时候,顺便带去点儿施舍的钱粮。
他不在乎,体面;也不恐惧,痛苦;更不,逃避死亡。
如此“咬牙切齿”忍辱负重,全家都不能苟活的世界,活着还有意思吗?万一,能死得其“索”呢?
千千岩求女,是个好丈夫。
他为妻子、孩子,放弃了武士的阶级尊严,把象征武士身份的刀都卖了,只求活着。
他为妻子、孩子,做了最后的努力,用上门切腹的方式去敲诈武士的阶级尊严,索要钱财,求医问药。
他为妻子、孩子,留了最后一线可能,人同此心、物伤其类的同情心,能给病重的妻儿带去救命的钱粮。
结局是个人间惨剧,
10级疼痛的奉献之后,千千岩求女,切腹死;
儿子,三天后病死;
妻子,7天后悲伤绝望而死;
半年后,岳父替他复仇,力战,寡不敌众,切腹再死。
有人形容《切腹》是日本武士版的《活着》。
这个人间惨剧的结局是导演想表达的警世恒言,
如果一个阶级连自己的阶级同胞都不能照顾到起码的温饱,这个阶级就应该被推翻、被消灭,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阶级,不配活着。
备注:
小林正树,导演作品《切腹》Harakiri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