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2009年1月15日 空中客车A320-200客机编号N106US ,由机长沙林博格(Chesley Sullenberger III)负责执行,于下午3时26分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但起飞一分钟左右,机长向机场塔台报告,指飞机上两具引擎都撞上鸟而失去动力,要求立即折返机场。机场方面随即指示1549号班机立即折返,但机长发现不能掉头折返机场,于是准备安排客机飞往新泽西的泰特伯勒机场作紧急降落;但其后机长又发现当时飞机的高度及下降速率,无法让客机安全降落于泰特伯勒机场。于是,机长决定避开人烟稠密地区,最终冒险让客机紧急降落在哈德逊河上。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在叙事上首先就被限制住了拳脚,如果完全按照事件经过拍摄势必枯燥无味,但是添加戏剧性成分太多又会导致真实性得到淡化,况且对于灾难中的受害者也是一种伤害。如何平衡严肃与娱乐的比重就是考验导演功底的时候了。《萨利机长》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拿捏得就非常到位(年轻时是位大帅哥的说~)。前半部分叙事节奏平缓,和一般的故事片无异,见不到刻意的伏笔,对话和做事风格符合一位干练机长的特征。待进行到事件发生时,影片突然提高了节奏,不管是机长快速的反应还是空姐敏捷的应对,整个飞机上的人员在5分钟内迅速调整到应急状态,等待未知的未来。此刻的音乐是急促的,是杂乱的,乘客的内心是恐惧的,是惊慌的。这一点,在场的观众能够从摇晃的镜头以及漫天飞的物品上体会到。在返航无望的情况下,机长依然决定在哈德逊河面上迫降。经过煎熬的10分钟,飞机顺利在河面上降落。但是降落不代表结束,机长和空乘人员迅速指引乘客走出飞机,站到漂浮物上等待营救。机长还不忘最后仔细检查是否还有人员落在机舱,敬业精神尤为可敬。
后半部分的法庭辩护,在我看来有些幼稚,面对诸多质疑,机长完全慌了手脚,毕竟计算机反复计算出的数据仅仅靠个人的辩解是完全不行的,必须找出关键的一环推翻。而最后这一环竟然是反应时间。在亮出底牌后,控诉方瞬间崩塌,计算机跟个傻子一样再也算不出结果,一切都太突然,又太不合理:一帮科学家难道之前想不出人脑的思考需要时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