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女性与13岁男孩的爱情、婚姻与生活显然是值得展现和深入探讨的主题,可惜这部电影既专断又故弄玄虚的设定既没有留给观众讨论的空间、也没有值得深入的复杂性与广度,怪不得不久前在电影节收获平平。
看到一些观众说这部电影对老妻少夫的态度是开放式的,甚至像是呈现美好的,其实并非如此,电影已经明确地给出了创作者的立场。在电影的开头有个十分容易引人注意的情节,在娜塔莉·波特曼出演的女明星抵达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之前,有一位中年男性似乎满不在乎地在言谈中表达出他根本没有看她的作品、只搜索观摩了她的裸体并记住了其出现的场景,这时他的女儿在不远处开始尖叫,常看电影或关注这类话题的观众一下就可以从中get到这是在表达娜塔莉·波特曼和中年男的女儿都生活在女性共同体中,分享着同样的工作总是被轻视、性特征却总是被意淫的命运,这个与电影关系不大、又容易被理解的情节,显然是特意为观众寻找创作者的态度而放置的指示牌,使用与之相同的逻辑,可以看到创作者想表达的影片核心就放置在故事发生的不远处:多次出现的蝴蝶培养皿中。影片在开头对蝴蝶的特写和故事中的反复聚焦构成了一个完整详细的愿景,显然,影片想表达的是像捡到虫卵般与青少年儿童共享一段成长发育的成年人应该像对待蝴蝶那样,对其精心照料,在其达到恰当的成长阶段时放飞,对比之下,在小蝴蝶刚刚展开漂亮的翅膀时把它们抓去终生豢养显然是很扭曲的行为。影片从头到尾刻画了不少青少年自在快乐的生活场景,以及年轻的「丈夫」像个青少年一般充满渴望地用信息表达想要像个孩子一样出去玩的心情,这两点更加固了创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这个立场和态度,从普世价值观的角度来看特别好,虽然故事中13岁恋爱结婚的是个男的,但如果转换性别,假设主角是13岁的女童和36岁的成年男性,更加能看出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说这是值得表达的态度。
影片比较令人困惑的是,既然整个故事的构建已经清晰呈现出创作者已经下定决心了,他们并不是在展开讨论,他们只是在进行表达,那么为什么还要把这段婚姻拍摄得如此模糊、近乎美好,甚至在网络上留下评论的电影发烧友和专业影评人很多都没看出来创作者的态度是相反的。更令人不解的是,他们还自己故意绕大弯子,制作迷惑观众的故事情节,又偷偷给出唯一的答案,例如让科里·迈克尔·史密斯高调放出「女主童年曾遭遇性暴力」的烟雾弹,又十分隐晦地描写他用自作聪明的手法想从电影制作中得到工作机会,来表达他极为可能是自作聪明地编造了这个童年经历谎言来吸引制作方的注意力。影片既然拍到了他的这一性格特征,显然已经决定了这个角色说的是假话,但把这个情节放在影片后半部分解谜的关键位置,又仿佛是在让观众相信这个角色说的是真话,现实是很多影评确实以为他说的是真的。更甚者还有在影片最高潮处,曾经的13岁男孩成长到36岁时怀疑自己当初太年轻、也许不该决定人生时,女主不断多次逼问「当初到底是谁主导了一切的发生」,这个情节让很多影评认为这就是这段感情唯一的答案,因为许多观众看到高潮就是为了得到答案,他们想知道到底是谁的错,但其实这根本不是——他们在前面的剧情中,通过女主哭泣来当作伏笔,刻画女主用眼泪和脆弱对年轻的伴侣进行精神控制,显然是为了表达最后这一刻的逼问也同样是女主对年轻的伴侣进行精神控制的方法,为了加固这一点,他们在影片的最后,把女演员对这个夫妻故事的演绎直接拍成了女方对男孩的精神控制,呈现女演员已经在她这次探秘之旅中得到了唯一的答案。但是,但是,他们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更多观众认为就是13岁男孩掌握主动俘获了36岁的女性。
既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不深入挖掘,为什么不多呈现丑陋苦痛的一面,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真实?
为什么选择拍摄得那么浅显,表达得那么隐晦,最后好像什么都没说?
仿佛他们想表达自己的立场,同时又想吃到男版洛丽塔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