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发现的国产老电影,87年比我小一岁。想了半天题目,本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可回想影片里老杆最后给王福留下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以后不要抄,字典更不要抄!”所以我就试着自己写一写。
开始并没有认出是谢园,看到一半去百度了一下,原来真是他。当年那个时代,文革刚刚过去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好像在我的记忆里很模糊。我的亲戚里也有当年知青下山务农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山里待长了都这样——衣衫褴褛,完全不像是有过文化的进步青年,可是总是透露着些质朴,让我感觉那才是真正的活着的人。
我并不质疑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看过一些文章,对比了中国与国外的关于教育的问题。中国的小孩儿小时候就是背课文,背下来要家长签字,检查时背不下要罚抄;每篇课文也有规定好的段落大意或者是中心思想。确实没想到早在87年的时候导演或者说是小说的作者就在探讨这样的问题。我们都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然而国外的教育虽然很开放,会启发人,因为要参加很多社团的活动和其他相关的学业来增加学分,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比国内的学生轻松。小时候爷爷常常会让教我“踏画”-就是用薄纸放到有图案的纸上,用铅笔描摹下来,记忆中这的确让我对画画有的启蒙。还有爸爸妈妈教我的一笔画鸟的方法,这也都是极大的激发了我对绘画的兴趣,以至于我小的时候非常爱临摹一些插图,到了上学的时候我的模仿能力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还记得每次参加绘画比赛的时候,我都会在家里找各种参考的插图把他们组合到一起形成新的画。那时我虽然画的很成熟,跟插图上的卡通形象没什么两样,可现在想来却没有什么创造性,到了初中高中接受了传统美术的体制教育,素描和色彩,伴随了我长达6年的学习,我在绘画上并没什么傲人的成绩。大学上的美术院校里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新潮思想,的确也开阔了不少眼界。后来还是没有从事绘画这门艺术。
后来看过一本书“素描的艺术”,对我启迪很大,让我重新认识到了绘画乃至学习新事物的时候,不能开始就规定很多教条把人的思想束缚住,而是要以自己的视角去认认真真的去观察事物,亲自去感受形体的变化,事物的本来面貌,而非别人总结而来再传授给你,最重要学习的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这样会最大限度的激发人体内每一个细胞去思考去感受。
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如此,一个新生命诞生到这个世界来,他(她)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是别人无法教的,也就是真正的自我从这一刻产生了。教育也就从这一刻对其产生的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教和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要抄”的教,才能让其更好的孕育。给他吃的不如给他一粒种子。

孩子王(1987)

又名:子供たちの王様 / King of the Children

上映日期:1987片长:106分钟

主演:谢园 杨学文 陈绍华 张彩梅 徐国庆 勒刚 谭珏 顾长卫  

导演:陈凯歌 编剧:陈凯歌 Kaige Chen/陈迈平 Maiping Chen/阿城 A Cheng

孩子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