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16-09-09(美国)
2016-12-09(中国)
影片阵容:
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1930-05-31。笔者所看过的其或导或演的作品中,尤其喜欢《黄金三镖客》(1966)、《廊桥遗梦》(1995)、《百万美元宝贝》(2004)。
主演 汤姆·汉克斯(Tom Hanks),1956-07-09。我最喜欢 地球人熟知的《阿甘正传》(1994)、《拯救大兵瑞恩》(1998)、《绿里奇迹》(1999)、《荒岛余生》(2000)、《幸福终点站》(2004)。
男二 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1968-03-12。曾在诺兰大导的神作《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中,饰演后来黑化的检察官哈维·丹特。
男主妻子 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1964-02-05。主演的《一级恐惧》(1996)很好看,在《楚门的世界》(1998)中饰演楚门的妻子。在《大卫·戈尔的一生》(2003)中跑了龙套,在《真爱至上》(2003)中的角色我忘了,但这部圣诞片真的挺好看,阵容豪华。
再提一个小龙套 酒吧老板 迈克尔·拉帕波特(Michael Rapaport),1970-03-20。在《小男孩》(2015)中饰演男孩的父亲。
以下内容为剧透
一句话形容剧情:
完成河上迫降,而无人死亡壮举的机长,却可能面临巨大谴责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通过刺耳但细小的设备警报声、视野的抖动,呈现了飞机双发动机失效的紧张态势。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动作片、战争片,飞行员大声呼喊地进行操作的紧张神情,在萨利·萨伦博格机长(汤姆·汉克斯饰)紧张但沉着的应急操作下,飞机撞向了一幢大楼,发生了爆炸。 随着发动机放大着飞向画面中央,镜头切换到一个惊坐起的剪影,让观众反应过来是噩梦。通过媒体的报道、采访,让观众渐渐了解到现实中,萨利机长成功地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水上迫降,全员生还的哈德逊河奇迹。但是萨利机长的表情却显得非常迷茫、凝重。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 开头带来了这样横贯全片的疑问。
之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 (NTSB)对机长萨利和副机师杰夫·史凯斯(艾伦·艾克哈特饰)就航空事故进行了与其说是调查,不如说是质问的谈话。感觉导演刻意地将NTSB塑造成了偏反派的形象,用以和民众一边倒的英雄舆论形成对比和矛盾。对话中,NTSB的工作人员质疑如何判断飞机无法返回。萨利机长回答道:“我得仰仗过去四十年的数千趟航程中掌控高度和速度的经验。”结束了这次的调查后,出租车上的司机表达了能够载到萨利机长的荣幸,各路媒体对于机长依旧热情高涨,家人也因为这一迫降事件受到媒体的疯狂关注。 萨利没想到哈德逊河的迫降成功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社会舆论铺天盖地袭来,让他觉得不真实,不是自己的生活。如果现实中只存在这样的论调,可能萨利机长也不会如此困扰与压力重重。社会给予了他意想不到的高大形象。但是NTSB对于他的操作的种种质疑与调查,可能会最终得出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的结论,最终导致如今的舆论轰然倒塌,甚至反转成对他的批判。在这样两方的矛盾夹缝中,萨利机长的压力前所未有的沉重。
“过去40年,我载送过百万名乘客。但最后,人们却以这208秒来论我的功过。”满满的无奈。
NTSB告知电脑模拟的结果出来了:飞机能够完好地返航拉瓜迪亚、降落蒂特波罗,且成功率极高。虽然机长表示模拟结果肯定有误,但是工作人员显然更愿意相信模拟的数据结果。似乎机长的判断真的错了?
随后我们都知道了,机长的家庭有一定程度上的经济困扰。而如果这次的事件,最终要让机长来负责的话,且不管舆论,他自身可能面临退休、没有退休金,生活将毁于一旦……
之后通过插叙,画面切到起飞前,对机长、副机师、几位乘客、空乘在登机前以及起飞前进行了简单却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让人感受到飞机上的是155个鲜活而不尽相同的生命。
飞机在遭遇鸟击的前几秒,机长和副机师有这样几句简短的对话:
机长:“这样看哈德逊河真美,我对高空的美景百看不厌。”
副机师:“在空中的生活比较简单。”
机长:“我想是吧。”
与之后的剧情遥相呼应。
鸟击之后,机长面对紧急情况的沉着果断的应对,以及最后决定要在哈德逊河降落,第一次让观众看到了事发的经过,看到了机长的尽职尽责。随后一些乘客对于机长的感激、普通民众和媒体对机长的崇敬、与家中的通话大同小异。
影片最后的听证会上,萨利机长对于计算机模拟以及真人模拟成功返航及着陆的结果提出了强有力的质疑:没有将真实情况的人为考虑时间加入模拟,这些成功的真人模拟飞行又演练了多少次?NTSB人员回答:演练了17次。 之后,NTSB加入了35秒的考虑时间,返航及着陆的模拟全部显示失败。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萨利机长是对的,他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随后,NTSB播放了事发当时的座舱通话记录。作为观众,相当于更详细地看了一遍机长和副机师面对危机的操作,这次带着真相大白,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的观众,可以坦然地“欣赏”机长的操作。虽然早已知晓结果,虽然机长和副机师话语廖廖地操作着复杂的驾驶舱,仍然能感受到他们当时已经做好了无法生还的准备。机长和副机师听完录音后,出来透气。
机长:“你觉得如何?在刚听完通话记录之后。告诉你我是怎么想的。我太特么骄傲了。”
"We did our job."
总结: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于哈德逊奇迹这一历史事件的展现,并没有将重心放置于刻画机长完成迫降的卓越技术上。(事实上,机长在鸟击后的操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通过媒体、民众与NTSB的调查态度这两者对立的矛盾点来探讨人性。通过事件本身之外的一个角度,将一个原本普通的英雄故事描绘得曲折而丰满,不得不叹服老爷子高龄之下,仍然富有想法。
NTSB的确是将全片氛围推至高潮的重要角色,但在片中似乎被刻画得很蠢,是故意找茬却失败的反派,现实中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关于应对鸟击时,副机师杰夫通过操作手册来进行操作,被许多观众认为是不专业的表现。恰恰相反,由于飞机的操作之繁复,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有太多不同的操作,而一份清单反而是最能保证操作的正确性。有兴趣了解的人可以去读一读《清单革命》。
关于影片和现实的不同之处可参考→萨利机长真实故事
最后的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萨利机长本尊在影片最后的出现,应该算是彩蛋吧?是真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