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改编自真实的灾难事件的电影,今年的《萨利机长》与《深海浩劫》分属于两种不同的“套路”,放在一起看,颇具可比性。《深海》紧随时间顺序,用奇观化的视觉效果,第三者视角全面展开,成功获救时结尾收场;前者则是从人物的主观入手,用插叙来逐步剥开真相,摒弃了视听的直接冲击感,用英雄的内心世界来打动观众。看惯了《深海》这种场面宏大的灾难片,再看《萨利》会觉得事件本身的格局有限,“惊心动魄”也就是那迫降和救援的几十分钟。按流水账来拍的话当然最简单直接,可那样就同新闻报道没啥区别了。

2009年的全美1549号航班事件,被誉为是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机长在两个引擎全部熄火的状况下,成功迫降在纽约哈德逊河上,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成员全部幸存。如此难得的题材自然逃不过好莱坞的改编,如何展现事件经过,把机长萨利塑造的有血有肉,老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另辟蹊径,被重心放在后续调查和心理挖掘上,甚至不惜把民航调查委员会设计成“刁难”英雄的反派。

身为一个桀骜不驯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从来都是崇拜英雄的,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歌颂英雄,同时也代表着美国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来维护他。一个最直接的事实,在自由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好莱坞,乔治•克鲁尼这类左派大行其道,支持民主党和希拉里成了天然的“政治正确”,只有伊斯特伍德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多年来坚持把选票投给共和党。从“主旋律”《美国狙击手》的票房大卖就可看出,不少美国普通民众认同伊斯特伍德的价值观,只是他们没有机会发声,长期被媒体和娱乐圈忽视,直到这次川普赢得了美国大选。

《萨利机长》中也能清晰的体会出这种平民与精英的分野:萨利遇到的每一个普通人都会向他送上敬意,出租车司机、酒保、发型师、酒店经理...那种情不自禁的拥抱,是民众对于英雄发自内心的感激。然而,空管高层和委员会却要对他进行最严苛的调查和听证,各种检测结果和模拟结果抛出来,似乎一定要证明萨利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完全可以把飞机落回跑道上。

“英雄,还是骗子?”脱险后的萨利机长,内心所受的压力和煎熬,不亚于他在飞机上的那208秒,以至于产生了幻体和失眠 (类似于退伍兵的“创伤应激后遗症”),要向妻子交代“后事”的地步了。看到这里,想必大部分观众都会为机长鸣不平,那帮只知道喝喝咖啡,开开会的高层也太委屈人了,在遇险的那点时间内迅速作出决定,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责任感,只在电脑前模拟就做出机械地判断,无疑是对人性的侮辱和不尊重。

从片尾的彩蛋可见,汤姆•汉克斯在外型上尽力还原萨利本人,一头白发,严肃稳重,这也同汉克斯在银幕上的一贯形象相符。他脸上那份与生俱来的自信,延续自《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让人不由的产生信任感——他当时的迫降决定是正确的,委员会的质疑“强人所难”,粗暴的把人当做机器,丝毫没有留给判断和思考的时间,到底还是漠视我们。更让人感动的,是萨利机长的责任感,他一直坚持到所有乘客脱险后才最后一个走出机舱,回到酒店还穿着湿漉漉的制服忙碌,直到听说所有人都安然无恙了,才露出了一丝笑容,人格上堪称完美无暇。

由此可见,伊斯特伍德自始至终是站在“人”的角度去复原整个事件的,影片从一开始就深入萨利机长的内心世界,展现他的坚强和果断,也不避讳他的惶恐和焦虑。片中反复出现了飞机遇险的过程,既有事实上的脱险经过,也有萨利想象的遇难画面,多是片段式的,角度式的,夹杂着萨利本人的从业经历,但并不凌乱。

直到最后听证会的高潮一幕,才通过现场录音完整回放了从撞鸟到迫降的关键时间段,此时人物已塑造完毕,背景交代清楚,救援也顺利圆满,不再需要主观倾诉和辩解,完全可以用客观镜头来呈现,伊斯特伍德的“老而弥坚”一至于斯。此外,影片还通过其他次要人物补足了整个事件的细节,譬如“不幸”赶上飞机的父子,牵肠挂肚的调度员,及时增援的营救部门,导演考虑之周全,即不会出现遗漏偏差,也避免陷入过分的煽情,随着字幕升起,足以谱写一曲 “团结救援”的主旋律颂歌了。

萨利机长Sully(2016)

又名:萨利机长:迫降奇迹(港) / 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台) / 哈德逊河奇迹 / 萨利

上映日期:2016-12-09(中国大陆) / 2016-09-09(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汤姆·汉克斯 艾伦·艾克哈特 劳拉·琳妮 杰瑞·费拉拉 安娜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托德·考马尔尼基 Todd Komarnicki/切斯利·舒伦伯格 Chesley Sullenberger/杰弗里·札斯洛 Jeffrey Zaslow

萨利机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