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单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大飞机上出了故障该怎么办?
你想想啊,在开车的时候出了情况,先找刹车打盘子;在船上的时候出了情况,先找水盆子(我瞎编的);在飞机上呢?
答案是,找书本子。
这感觉有点像比武的时候手里还拿着秘籍,一边看一边跟人比划,虽然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开飞机的标准要求就是如此,哪怕你能把整本书都倒背如流,你还是得老老实实的把这本手册翻出来,一行一行的一边看一边念一边照做。
这就是手册飞行员了。
你如果问我,要是我真把手册都倒背如流了,我不看会怎么样?
当年(很久以前),某航有个老教员,飞了一辈子的那种,检查单滚瓜烂熟,某天执行航班的时候恰逢局方领导加机组,为了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老教员选择了全程背诵检查单,本来以为能炫个技,哪知道第二天就被撸了。
原因是什么?
你做的检查单没有依据。
飞机驾驶舱里,任何行为都要有依据,不管你是对是错,你要把你的依据给说出来,哪怕你能一字不漏的背出检查单,只要你没看,那就是没有参考依据。没依据,那不就是信口说嘛?就算是对的,那也是信口说对的。那万一你信口说错了咋办?你那叫脱离程序!
好了,我们说回主题,有没有不按照检查单做的情况出现呢?
有啊,看看标题,咱们的萨利机长不就做了吗?
这个不按照检查单做,我们称之为偏离,但是偏离和脱离是有边界的,我们今天就从电影《萨利机长》来看看民航检查单的执行与偏离。
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
我们首先结合电影截图简单回顾一下那天事故发生的过程,萨利机长当天的航班,是原本由副驾驶Jeff(下文称姐夫)担任PF,萨利本人为PM。
顺便说一句,看到某些直播平台上自称飞行员飞模拟机,两手扶杆还飞得挺欢的那些整容小姐姐,别被骗了,都是假飞。看清楚了,真的飞行员起飞的时候手是扶油门的。
起飞后两分钟,飞机空中遭遇鸟群。
随即,飞机二发一发相继失效,飞机完全失去动力。
然后萨利直接做了三个动作:发动机主电门点火位,启动APU(辅助动力系统),发布遇险信号五月天。
在期间,萨利接手操纵(电影里可以听到超控按钮响起),指挥副驾驶姐夫拿出QRH,并且念出要求副驾驶查阅的条目。这里的QRH是Quick Reference Handbook(中文称快速检查单或快速参考手册)的简称,这就是文中刚才提到的,一边翻书一边飞飞机里面用的那本书了。
由于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检查单,因此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本篇文章重点的SOP的执行与偏离上。所以萨利为啥决策不去拉瓜迪亚而选择哈德逊河迫降的事情这里就先不提了。
在飞向哈德逊河的过程中,萨利按照检查单,也不断下口令命令姐夫尝试发动机空中重新点火检查单。注意两人的交叉喊话。
在接水之前,副驾驶按照检查单提醒,是否需要放出形态三,但是这里萨利偏离了检查单,下口令保持形态二接地,这个时候也可以看到副驾驶复杂的表情。因为副驾驶是很清楚这个命令和检查单是有偏离的。顺便一说这里电影字幕的翻译有错误。
在飞机接水之后,全部人员进行撤离完成后,萨利坚守检查单,在冰冷的哈德逊河水中坚持巡舱,两遍,之后才最后撤离。
这大概就是整个事件的大概过程了,面对这次事故,由于萨利机长的果断处置,飞机上155名乘客与所有机组人员无一人死亡,仅5人受伤。
但是,一架320飞机沉入哈德逊河怎么说也是一件大事,由于保险公司的质疑,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还是对机组人员进行了彻头彻尾的调查,所有的质疑都集中在机组对于标准程序的偏离上,电影也拍的真实,把一些细小的偏离都拍出来了,包括飞机刚刚起飞,还在关键阶段的时候就解开了安全带这种小事都表达了出来。
也因为这个,剧组还有始有终的拍了一个入水之前萨利重新系安全带的镜头,这里就不多说了,除了最后的返场决策(这个简直又能再写一篇),我们把目光投向具有争议的几个点。不过在详细讨论之前,我需要把整个双发空中停车的检查单先贴出来,由于手上没现成资料,我就随便顺手在网上找了一个阿联酋航空的QRH凑合一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萨利是怎么做检查单的,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
执行检查单之前的三个动作
前面的图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萨利在进行QRH的非正常检查单之前就自己动手做了三个动作,分别是发动机主电门点火位,APU和MAYDAY遇险发报。我们从检查单上看,这几个动作其实不是优先动作,这里以红框做显示。
但是这里要说一句,虽然在检查单里面排列的顺序不高,但是实际上在实际的训练中,这三个动作都是放在前面做的,发动机主电门点火位是试图重启发动机,APU打开是为了让飞机保持供电,通知管制员MAYDAY更是因为要求只要有遇险就要第一时间通知,这是一个基础条件。写在检查单里,是提醒你,如果你在做检查单之前忘了干这三件事,检查单做到现在做还来得及。
这里顺便说一下MAYDAY和PANPAN的区别,同样是遇险型号,但是两者是有区别的,大概的逻辑是,“我们出事了,搞不好马上就死人了”的情况,就报MAYDAY;“我们出事了,暂时还没死人的危险,但是搞不好会恶化”就报PANPAN。
综上所述,虽然看起来萨利是提前做了这三件事,但是实际上是根据以往训练的要求和自己的飞行经验,临危不乱的把平时训练中的成果展现在了实际生活中。鼓掌。
形态二接水
从检查单里可以明显看到,双发失效的接水形态要求是形态三,但是萨利要求副驾驶姐夫保持形态二。
由于这一步提出的质疑,萨利在后期参加调查的时候表示,根据他的经验,形态二的机动性比形态三好,而且失速速度并不比形态三高多少,而且形态三还会产生更大的阻力,他本人认为自己可以管理好飞机的能量并且控制好下降率,而且形态二的落地姿态比形态三还稍微的大一点,这一点对于水上迫降更有利。
萨利的说法被NTSB认可,认为是有依据的。
当然电影里面也稍稍微表示了一下。
看见没,当飞行员,说话做事只要有依据,就能占住理,你背诵检查单炫技是没依据的,那叫脱离,所以会被撸,你用形态二去水面迫降是有依据的,这叫偏离,所以你牛逼。
水上迫降电门开启
这其实是萨利被咬得最狠的一点,在入水之前没有开启水上迫降电门。
这个电门的作用,其实就是关闭所有机舱外部的空气进出活门,让飞机成为完全封闭的状态,虽然我没有考证过(对不起,我是不爱学习的学渣),但是据说如果这个电门打开之后,飞机可以在水面上轻轻松松漂浮至少两个小时。
空客飞机就是好。
根据NTSB的报告称,因为飞机高度太低了,所以机组根本还没来得及做到水上迫降的这一步。
我们也可以从我贴出来的检查单上看到,水上迫降电门的位置本来就在检查单最后一页上相当靠后的位置,更别说全美航空的检查单还是把水上迫降独立出来做的,这就代表着如果要做水上迫降检查单,除了把空中双发失效检查单做完,再去做水上迫降检查单。
客观条件不允许,我有什么办法?要知道,这架航班的整个特勤时间一共才208秒啊!
紧急撤离检查单
在标准程序里面,当飞机接地之后,如果需要紧急撤离,会有一个紧急撤离检查单,长这样。
然而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份检查单是这样的。入水之后的很多电力系统都没了。
所以萨利机长他直接就推门而出去宣布撤离了!
再加上最后作为机上的最高负责人,萨利两次巡舱,最后一个离开飞机,检查单完全完成,偏离有理有据,打完收工。
电影的其他方面
作为一部专业性极高的电影,这部电影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了,可以落笔的地方也太多了,无论是飞机上对于乘务员专业性的描写;
还是管制员热忱工作流下的泪水;
亦或是自发参与救援的市民;
不离不弃的飞行员工会主席;
随便找几个切入点展开,让我再撸三篇公众号都够了!
电影背后的故事
先说说我们的汤姆汉克斯,从阿甘正传被中国观众所熟知,后来拿奖拿到手软,我们看着这个既不高大帅气也没有星光笼罩的演员从邻家男孩蜕变成了气质影帝。尤其是在那两年,从《飞利浦船长》演到《萨利机长》,演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平民英雄简直演上瘾了,可以说,有汤姆汉克斯就有票房保障,他所挑选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低调,越来越沉稳。
再说说导演,导演是大名鼎鼎的伊斯特伍德,简称西木老师,和我们熟知的日本著名演员东(尼)(大)木老师走的是两个路子。西木老师年轻的时候就以著名的西部片《镖客》三部曲走红,就算没看过《镖客》三部曲,至少这首主题曲你们肯定是听过的。
从演员到导演,西木老师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著名的电影,其中就包括了这部《萨利机长》。
然而不得不提到的是,这本来是一部皆大欢喜的电影,但是唯有一个阵营不高兴。谁?
NTSB。
NTSB在《萨利机长》上映之后提出了严正的抗议,说这电影把我们丑化成啥样了?不就是他们下来之后我们问了几个常规问题(有没有吸毒喝酒)顺便给他们验了个尿吗?至于把我们丑化成这样吗?
不过,无所谓了,普通观众看这部电影图个热闹,飞行员看这电影还能学知识,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啊!
说远了,这篇文章毕竟还是写给飞行员们看的,所以我们绕回来,萨利机长的故事是一件真实的故事,从他的经历中可以看出,无论是SOP的执行也好,偏离也好,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才能站得住脚,也正是因为萨利机长的1549次航班,空客后来制定了紧急着陆检查单,专门应对低高度发生特情的情况处置,几乎就和萨利的处置如出一辙。你们可以看一看整个检查单已经精简到了什么程度。
偏离和脱离是两回事,任何飞机上的行为的偏离都要有依据,否则就只能成为脱离,而依据的产生,则源自于平时对于理论知识的积累,经验的沉淀,不懈的训练,以及对于飞行技术的思考,只有手上有活,心里有货,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才能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有资本能够破局而出。
让我们共勉。
对了,原文出自于公众号:飞行员带你全球GO,有兴趣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