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变化多端,爱猜疑爱多虑,不成熟的心智让很多人人云亦云。
再美好的东西也会有人不喜欢,也会有人诋毁,但我相信大多能经得起赞美的人,都能经得住诋毁,正如我们的萨利机长。
《萨利机长》根据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的真实事件改编。
2009年,有一起震惊海内外的飞机迫降事件,让全世界都记住了“萨利机长”这个名字。
他在208秒内做出的决定,让飞机紧急降落河面,全场无人遇难,后被称为“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萨利机长》在各种奥斯卡前哨站奖项拿到提名,并获得美国电影学会奖年度佳片,和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与过去英雄主义的电影不同,作为空难题材的影片却没有使用大场面大制作的灾难特效,而是老老实实地通过汤姆·汉克斯精湛到精确的演技以及导演和编剧对于故事的掌控能力把电影拍好。
没有什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大场面,导演通过倒叙、插叙和交叉剪辑,用精细的碎片化剪辑,把我们多次带到事故发生的现场。
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萨利机长的内心活动,我们带着自己的疑惑与好奇,去观赏影片,并建立自己的看法,逐步了解萨利内心的挣扎与他面临的巨大困境。
影片中萨利机长担任一架由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飞往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的客机机长。
15:27左右,飞机在起飞2分钟后,撞到了鸟群,两个发动机接连失效。
萨利迅速与航空交通管制的工作人员沟通,先后讨论返回拉瓜迪亚机场和在新泽西州泰特伯勒机场降落的可能性。
鉴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他需要在几秒钟之内拿出处置方案。而在他通过广播告诉乘客们,要“抱紧”以备降落时,飞机离接触水面已不到90秒。
从沟通方案、让副机长翻阅检查单、最终下结论到降落,整个过程只用了208秒。
萨利机长让动力全失的飞机成功迫降于纽约哈德逊河上,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
就这样,全员生还,举国上下都追捧萨利机长为英雄,酒店里的女性工作人员亲吻他脸颊,司机兴奋的说他是“今年唯一给这个国家带来好消息的人”,去酒吧,吧台小伙激动的给他介绍,他们用灰雁伏特加配水,自造了一款“萨利同名酒”。
不过随后展开的事故调查,却在不断质疑被媒体和民众视作“英雄”的萨利机长的判断。
调查组认为,按照当时的情境,萨利机长完全可以选择更稳妥的方式就近返回拉瓜迪亚机场,避免这场“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整个故事聚焦在一次“伟大事件”的审判:究竟萨利有没有违反飞行规定?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难道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吗?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还是违反规定的自作主张的莽夫?
电影表面上看起来克制内敛,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惊心动魄。
反观机舱内的萨利机长,他也有过判断失误、会直接在地面坠机的担忧。此番假设,在电影中以梦境和幻想的形式出现。
大型民航客机水面迫降的风险极其险恶,飞机姿态差一点点,水面波浪大一点点,就是万劫不复。
单单迫降前的准备,就要求飞行员在极短时间和生死一线的情况下完成一系列检查操作。
每个英雄都是孤独的,他们有外在的战场,更有内心的战场。
在片中,我们看到萨利多次跟妻子的对话,看得出他的焦虑和恐慌,万一被判丢失工作,这一份付出了“所有生命和青春”的飞行事业,就会一朝尽丧。
在1月24日,萨利机长也说他的薪水缩减了4成,连退休金也换成了养老金担保公司的担保。
与此同时,他还承受着迫降之后的心理创伤压力,在3个月的时间里,没有食欲、睡眠减少、会在半夜突然惊醒,怀疑自己当时的行为。
而这种心理压力,也以噩梦和幻想的方式,在电影里呈现出萨利紧绷的精神状态。
影片很重要的段落集中展现了萨利和副机长杰夫接受审讯的过程,审判代表抛出大量的模拟数据还有操作方案,步步紧逼,质问了两人为什么会作出飞机降落在河里的选择。
当看到萨利和杰夫走向最后的庭审现场,审判员给大家展示实况模拟的多次结果,都表明萨利的判断错误,那种揪心懊恼与绝望。
全场带上耳机,电影再次回到事故发生的那一刻,35秒的判断时间,萨利驾驶飞机顺利迫降在河面,闭目凝神之际,恍惚重新经历了一次死亡之旅。
看《萨利机长》时,我为影片中的主角在调查中遭受的不公对待,感到愤怒,难道拯救了全飞机155人生命的大英雄难道不应该被歌颂吗?
在电影中,为了增强戏剧性,把这耗时一年之久的事情,浓缩在1个半小时中,而调查组也被塑造成咄咄逼人的形象,他们急于证明萨利机长是一个“骗子”。
影片中调查员和萨利机长的辩论尤为精彩,结果庭审员公布了最新证据,表明当初的模拟数据有误,实际上低估了飞机的受损程度导致模拟数据全部出错。
那一刻实在让人热泪盈眶。
庆幸这样的结果,数据分析给了萨利机长伟大的人格一个公道,他还是我们的英雄,而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真实的萨利机长亲自来参与了编剧工作。
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问心无愧,经得起多大赞美,就经得起多大诋毁。不管内心有多焦躁,他自始至终沉着稳定。
反观现实世界的我们,我们也总会经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勿忘初衷,坚持踏实走自己认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