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故事总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故事的冲突设定,《萨利机长》之所以看了后让人感觉到不同,就在于它所选择的冲突点的特别,这个冲突不是正义与邪恶式的英雄主义,也不是生命至高无上的美式原则,而是科学理性和经验理性的冲突。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让一切变得智能,让一切似乎可以得到最优解,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可以让一切变得更便捷更安全,美国交通运输安全部门所代表的正是这一科学理性的原则,在科学理性面前迫降机场的跑道自然会比河道安全,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则可以验证这一选择是可行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自然是应该迫降机场,虽然萨利机长选择迫降河道也最终保全了全部155人的生命,但是从概率上来讲风险太大所以在科学理性角度这一选择是错误的,而且最终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还是那句话,科学理性看的永远是数字是概率,而不是最终的结果。而萨利机长的选择则体现了经验理性,原因很简单,在这种突发情况前,没有任何可供计算机模拟的模型可供参考,所以这种情况下到底能不能确保安全降落机场,计算机无法给出答案,因此只能靠机长自己做出决定,电影中一再强调萨利是一个有42年驾龄的机长就是为了突出其经验,当安全部门质问他是通过什么判断飞机无法降落机场的时候,他说靠的是用眼观察,其实这句话正是对经验的有力表达,当然在科学理性面前这一回答简直就是废话。
在最终的听证会上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得出结论飞机可以顺利降落机场,而在这个时候萨利机长提出来了,在现实操作中人的因素的干扰,也就是对飞机出现被鸟撞击后一系列的操作以及同指挥中心的信息交换所占用的时间,最终检查人员同意加上35秒的人为因素再进行模拟,最终可想而知无法迫降机毁人亡,这里再次构成了两种理性的冲突,冲突就体现在飞机是需要人来开的,特别是萨利机长听完录音后对副机长所说的感觉自己当时真的很牛掰这句话,正是对科学理性的一次讽刺,潜台词是说,你们计算机厉害,为何还得要驾驶员啊,你们需要驾驶员不就是为了能够处理这种突发状况吗?
所以这部电影的视角并没有放在营救的壮举上,也没有在机长果决的反应上花费大幅画面,美国电影中一贯的家庭为重的形式虽然有所涉及但也只是通过电话这种轻描淡写,其重心完全放在了这两种理性的冲突上,由此导演不惜把迫降过程和营救过程多次片段性的穿插其中为的就是要营造这一冲突的戏剧性,而其中的完整的迫降营救过程为了不喧宾夺主而运用了叙事性的表现手法,没有特别的镜头特写或者氛围营造,不得不说导演的独到与魄力。
当然这部电影的目的不是说高举经验理性的人文主义,贬低科学理性的科学至上,而是对于当今社会对科学理性的过分追捧的一种反思,毕竟机器不能代替人,也不应代替人,原因很简单,人是有感情的,而这是高于对错是非的。当然无论科学理性还是经验理性二者的目的在影片中都是为了生命安全考虑,科学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事实,所以这部电影最终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人类的行为被科学被机器所打败时,我们应该学会善待和理解我们人类自己,因为也许下一次迫降河道的时候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最后当质询人员问副机长有什么要说的时候,他说希望迫降在河道的时间是七月份,是啊也只有作为人才能说出这么有温度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