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many roads must a girl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er a woman?
关于身份议题,无论是性别,抑或是年龄、阶层,终归是生理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三者之间出现的摩擦。这其中生理貌似是最为先天的,但反而是可塑性最强的。无论是《阿基拉》中以一个喜欢摩托的单纯的小孩获得了灭世的力量和追寻力量上限的欲望(说来惭愧,两次观赏这部大友克洋的科幻狂想,第一次在家中倒时差第二次在发烧。。),或是《天国大魔境》中斩子姐弟的意外,还是该作中儿童的脑袋缝合着一个成年人的身体与外在以及相对于婴儿而言强大的力量----最直观的便是她能摔更多的盘子,想吃冰激凌的时候闹的更大----都是从生理开始的,然后进行社会的再塑造,自我的再审视。本作的独特在于,这是从一个一沉不染的婴儿开始的,也就是她所经历的没有基于自我身份变更的审视,而是直接面对的来自外界基于她外在、肉体与性的规训,而自我的探索这是在这影响下从零开始的,以成年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展现Belle和外界交互的暴力的鱼眼视角下,这种不平衡一览无余。拿起禁忌苹果的紫薇是从性角度的新生,而此时的她仍然不能穿着华丽的衣服平稳的走路。
与律师的私奔是对Belle这三者矛盾的最好诠释。我们固然已经不能说她还完全是个儿童的心智,但在这个家中的她显然和社会对她的想象大相径庭。她有着华丽的衣着,却全然保持着不加保留的行动:直接将欲望付诸行动,难吃就吐,难听就打,“童言”无忌。在自我方面,她有着享受性爱的生理基础,但此时的她的经历决定了她完全没有能力去思考这是什么,自然也和社会中的道德完全不符,并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终归获知了这一冲突。面对尸横遍野的社会,是一次彻底的现实社会给她带来的冲击,她唯一能想到的也只有大撒币--但也促进了接下来的探索,于自己,对社会。
巴黎的场景是全片唯一没有用夸张鲜艳的配色的地方----里斯本的老城和游轮外的天空和海洋,都充满着独有的超现实的艳丽到失真,毕竟这完全不能代表真正的大众的社会,而只是一个尚未沉淀入社会的眼中的世界。(此篇章--为什么不给法语加字幕。。)一个没有经历过规训的女性会选择什么作为职业?导演给出了大胆的答案--继女,出于朴素的对钱的需求和Belle以为的对性爱的享受。在这期间,是她与社会接触最深的时候,Belle也确实得到了“成长”--懂得了社会对她的认同与期望,以及如何定义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回到了伦敦的她,有了社会意义上的成熟,却有种从理论上便脱离了规训的清醒的自我。
不得不思考下道德在三重身份下的作用。它是能让自我认同符合社会认同,但却是以规训的方式。它以标签化的方式定义了不同生理应有的自我,但这并不合理。但是,它能做的是让自我融入社会定义的个体于群体之中,是消除缓解这三重矛盾的利器,于社会极大发挥的稳定的作用。但这其中,个体成为了牺牲品,成为了poor thing,而这样的世代,也是可悲的,虽然我们并无权代为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