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内心上来说,我是非常想给这部电影5颗星的。这部电影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爱玛·斯通在其中的展现,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非常优秀的。我们可以大胆地预见到,这次奥斯卡金像奖的女主角,基本上不会花落别家了。
尤其是当我们在看后续的纪录片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时,我们了解到整部电影在拍摄的过程中,并不是以时间顺序来拍摄的。这就要求演员要时刻从一个婴儿的大脑一直发育到成人大脑的这样一个区间中,不断地去做跳跃。而当我们看到这一部作品的成品时,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角色当中,这样一个大脑的发育过程是一步一步地展现出来的。
相比之下,另外一个演员,也就是那个后备改造的人,在角色展现上就没有那么丰满。当然了,这也取决于他在电影里面的镜头实在有限。但是从整体的表演展现上来说,这一点确实可以看到。
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电影普遍受人诟病的一个点,就是导演对于所谓女权或者女性的陈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男性的导演去拍摄女性元素的电影本身就是带有原罪的。当然这里我们假定了这位导演的性别,也假定了其中角色的性别。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思维也是带有原罪的,也是值得批判的。
但是,当我们抛开这些性别因素,真正地去观察这部电影时,确实在电影的开头,我们会被那个怪异科学家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神奇动物所吸引,比如狗脑袋的鸡、鹅脑袋的狗等等。虽然说它们不符合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但确实非常有趣。
当我们最后看到女主角是作为一个被移植进婴儿大脑的成人身体时,我们就慢慢地去感受到,她最开始是从一个盘山感受世界的这样一个程度,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在跟着女主角一步一步地感受这样一个大脑的发育,或者说思维的成熟。而且里面很好地体现了包括弗洛伊德的一系列理论。当然了,最终它会更多地把焦点落在一个成人向的方向,去探讨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以及社会对这种欲望加加了怎样的禁锢和批判。
我们也得以有机会,从女主的视角通过一个不断成长的孩童的眼神,再次看待这个世界。一定程度上来说,海报上那个陷入成人身体中的孩子,既是女主,也是我们自己。我们看到了她怎样一步
一步地学着说话,怎样一步一步地用童真的眼光去感受这个世界,然后慢慢地理解了这个世界所运行的规则,知道我们需要体验美好和苦难。当然,最后对于苦难的展现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理想化的,同时也包含了很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但这种程度的批判也跟女主的智力发展阶段相似,是一种比较直观、比较简单的展现。
此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部电影的表现技法。例如,女主去离开家庭的时候,在此之前电影所展现的主要是一个黑白画面,并且带有大量的鱼眼视角。这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好像是那个通过电影之门上的猫眼去偷窥这个故事的人物。当然,这也成为了大家诟病这部电影虚幻的一个原因。但在我看来,至少我个人能够感受到导演设置这些电影镜头的目的。而当女主真正地走出了这个家庭之后所展现的,大部分都是彩色的,包括里斯本、游轮等等,都是如此的彩色、如此的美好,就像一个小孩去看这个未知世界一样。
在这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一定意义上遵循了约瑟夫·坎贝尔所提出的“千面英雄”中的英雄之路概念。也就是说,女主从最开始是一个被丈夫家暴的角色,最后跳湖,然后重生,相当于是游戏重启。从这个家庭中慢慢地学习如何吃饭、如何做这个那个,然后最后完成了这些之后去闯荡世界,也经历了沉沦,看到了世界的现实。最后带着她从世界上收获到的一切英雄归来,回到那个家庭中,甚至最后把曾经家暴她的丈夫改造成了一个羊脑人。
整体来说,这个故事是非常完整的,并且通过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弗兰肯斯坦式的科学设定,把整个故事做得非常引人入胜,并且加入了很多非常漂亮、非常具有巧思的美术设计在里面。其实总而言之,对于这部电影的感受,就像我看完电影后隔壁的洋人嘀咕的一句话一样,“怪异,但是有趣”。整部电影所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奇妙体验——一个非常怪异的事件,但却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