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女性主张显而易见,我更在意的是导演的切入点,他试图对上帝及其创造的男女世界进行一次颠覆性解构:Bella就是科学家God(上帝)重塑的夏娃,不过这个夏娃不愿做亚当的肋骨,也没有吃树上的苹果(苹果直接用来和原罪摩擦了~),就大大咧咧走出了伊甸园,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
Bella的世界里,男和女,爱与罪、乐与悲、苦与甜,都一百八十度地进行地位对换,男性的无能、罪恶、丑陋、窘迫、悲哀、卑微、乃至可怜,被淋漓尽致地暴露无遗,不可谓不是一种讽刺。原来不吃苹果(即不身负原罪)的夏娃看到的世界可以那般轻盈、自由而精彩。
换个角度审视,活在当下的我们,其实都天然地戴上了一副有着男quan滤镜的眼镜,对女性赋予了太多的“应该”和无数的“不该”,而我们早已对此浑然不觉。Bella俨然就是一个yi类,她的God没有给她xi脑,而是赐给她一个赤子之脑,与其说是觉醒,不如说她生来就没有原zui的束缚和世su的偏见,她眼中的真善美是最干净的、最纯洁的、也是最赤luo的。
这部电影包揽奥斯卡、金球奖等诸多奖项,我想或许并非因其观赏性,而是它的极度大胆——在主题、尺度和深度等多方面都在挑战着观众(评委)的承受极限,用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破坏性表达,试图摘掉我们戴着的那副世su滤镜,进而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模样。
很钦佩导演的勇气,但也担心:这种另类的Bao力美学把真实的现状撕得太过粉碎,重起炉灶的极致颠覆带来更多的是一种不切实际——Bella式的胜利几乎找不到投射现实的落脚点,她就像一个孤例,是一次先锋的行为艺术实验的产物。
《诗经·蒹葭》挺适合致敬Bell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