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在外媒关于《双子杀手》的报道和评论中读到一句话:Too much realism is the natural enemy of illusion.——这句话可谓一针飙血,直指问题核心,也勾起了我探讨这个议题的欲望。
千百年来,西方绘画是一门在二维画布上创造三维错觉的艺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西方绘画的传统。但是,除了少量运用Trompe-l'œil技法的静物画是追求以假乱真调戏观众,绝大多数绘画都不追求百分之百地复刻物理现实,它们追求的是从观众视角的心理现实。
我们说伦勃朗的肖像画栩栩如生,简直把人画活了,不是指他画的纤毫毕现,连画中人的每一个毛孔都仿佛在呼吸。事实上,他很少使用如此细腻的手法,他大量使用粗砺和厚涂的笔触,根本就看不到任何毛孔。当观众在一个布展和打光都很专业的博物馆里看到他的作品时,却明显地有一种画中人随时要从画布上走下来的心理真实感,这种高潮迭起的审美体验就是观众需要的。
这种心理真实感的营造,是通过光影色彩的巧妙调配、人物情绪和场景戏剧性的悉心刻画综合而成的,而不是通过追求物理上与现实的精确相似性来达到的。事实上,一幅看上去跟照片一模一样的画登不上大雅之堂,你不过是技巧高超地抄袭了一张照片罢了。西方当代艺术中的照相现实主义,也不是复刻照片,恰恰它是超越了照片的真实感,衍生出一番新的审美趣味才得以成立。(当然了,有些中国艺术家追求画得跟真的一样,只能另当别论。)
一言以蔽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以达芬奇或者伦勃朗所掌握的天才技法,他们完全可以把一幅肖像画到百分百高保真的程度,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正因为如此,他们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不是平庸的画匠。他们懂得艺术的真谛和取悦观众的秘密。这一点,恐怕正是李安导演所陷入的误区,他从不懈追求心理真实转向了极端追求物理真实,并将其视之为一种革命性的创新,一味地指望观众来适应这种全新的观影方式,却丝毫意识不到脱离了心理真实的视觉革命,或许只是在缘木求鱼。
对于《双子杀手》的视觉呈现,具体分四条来讨论。
第一,对于片中大量的非动作场景,镜头所呈现出的高度物理真实严重缺少心理真实感,那些日常场景带给观众的感受,与我们的日常感受不符。比如说,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在快速扫视之后目光会被某个显眼的物品所吸引,从而自动忽视了其他物品,而不会是像在本片中,由于背景里有大量的物品是清晰可见的,观众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分散(特别是在没有对白的片刻或者对于英语听力不错的观众),但实际上这些物品并不存在电影语言上的指示性;类似地,当我们跟一个人面对面交谈时,我们的主要注意力就是对方的眼睛和嘴巴,而纤毫毕现的电影却让观众会注意到特写镜头里演员脸上的毛孔甚至睫毛的根数,这些琐碎的细节信息跟电影有什么关系呢?观众掌握了这些信息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回到了一开始说的伦勃朗的肖像画,观众进电影院是欣赏演员的表演,不是观看毛孔的呼吸。正是因为心理真实感不存在,观众看到这样高度物理真实的场景并不会有身临其境感,反而觉得它“太假了”。这正是标题那句话的含义。如果物理真实就可以带来身临其境感,古希腊剧场里的演员为什么要戴上面具呢?电影片场的演员为什么要额外扑粉化妆呢?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与现实不能直接划等号。
第二,对于片中的运动场景,存在的问题是类似于第一条的。人类的眼睛天生就无法看清高速运动中的物体,我们一直也就是这么在看世界,那么你把远处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都让观众看清的意义是什么?无效的镜头语言,只能沦为抖机灵式的奇技淫巧。还有摩托车追逐那场戏,我相信很多观众都领略过无数好莱坞大片里惊险刺激的此类场景,其中高速飞驰的惊险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视效上的运动模糊(motion blur)配合音效上的各种嗖嗖嗖来营造的,结果到了《双子杀手》里,观众看到了全程运动清晰的一场追车戏,我们像交警调用慢镜头监控录像一样把过程看得清清楚楚,就差认定谁是交通肇事者啦,可是惊险感还剩多少呢?技术进步固然可以超前并引领观众,但观众作为具有特定生理构成的一种生物,也注定了技术必须要以人为本。否则的话,干嘛不大胆创新地用人眼看不到的非可见光来拍电影?或者用蜜蜂的复眼视角来拍电影?技术上都可以实现的嘛,可是这些跟人有什么关系呢?
第三,对于片中的打斗场景,镜头所呈现出的高度物理真实不一定要符合心理真实,毕竟观众都明白动作戏是假的,是与日常生活经验有距离的(平时围观旁人打架我们看不清每拳每脚)。那么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艺术上的全新视觉语法(比如当年《黑客帝国》里惊艳观众的360度旋转场景),但此处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观众一定要把动作场面的一招一式都看清吗?比如张艺谋在《英雄》里玩慢放式的武打动作拆解,想传递的是片中角色的武学和哲学理念,那么李安导演你的意图是什么呢?本片中几场打斗戏本身谈不上多精彩,如果看清一招一式对审美不构成额外的增益,不会让大脑中更多的神经元产生兴奋,那么它就再次沦为奇技淫巧。反过来想,诚然有不少粗制滥造的动作电影里的打斗场面确实糊观众一脸,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动作电影做到了在24帧的条件下让观众看得赏心悦目,最经典的例子当属《七武士》,黑泽明采用了多机位摄影加镜头时间上的部分重合。如果24帧已经存在解决方案,为什么一定要换成120帧呢?就算帧数确实应该与时俱进地增加,为什么一加就是120帧呢?如果说当年的24帧是囿于条件的武断选择,那120帧经过了科学论证吗?更何况你拿出的最终产品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效果。
第四,目前对于120帧的运用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摄影机没有相对应的技术更新。我想很多看过120帧的观众应该注意到了,演员的一举一动常常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微小卡顿感,在日常一般性的动作中尤其明显。按说提高帧数就是用来解决卡顿问题的,但却造成了新的卡顿:这是因为虽然帧数更多让演员的动作更连贯,但是摄影机却没能保证同步的连贯,当摄影师操纵的摄影机不是沿着某个方向精准地匀速移动,或者在移动过程中产生了任何微小的抖动,就会造成画面的卡顿。在《比利林恩》里,由于好歹剧情丰富、画面色彩鲜艳,我还能比较多地忽视这种卡顿,但在《双子杀手》里,由于剧情老套无聊、画面暗哑无光,这种频繁存在的卡顿就加剧了我的出戏。因为它“太假了”。
最后想说的,也是我在看过《比利林恩》之后就说过的,我绝不是技术上的保守主义者,相反,我无比乐见为电影带来革命的新技术。症结在于,李安导演执着的这个新技术并没有带来什么开天辟地的新革命,至少两次答卷都不令人满意,甚至是问题多多。在我看来,他很可能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观众所追求的绝不是把什么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否则的话,我也可以立个flag,开发一种新技术,不仅能让观众看清演员脸上的毛孔,而且连毛孔里的螨虫都能看清,那绝对是一个更加接近物理真实的视界,但它却跟观众的心理真实渐行渐远。希望李安导演不要在迷途上越走越远。

双子杀手Gemini Man(2019)

又名:双子任务:叠影危机(港) / 双子煞星

上映日期:2019-10-18(中国大陆) / 2019-09-25(匈牙利) / 2019-10-11(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威尔·史密斯 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克里夫·欧文 本尼迪 

导演:李安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David Benioff/乔纳森·汉斯雷 Jonathan Hensleigh/达伦·莱姆克 Darren Lemke

双子杀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