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的是Dolby Cinema的 2K/120帧/3D 版。一来票价仅为卖高价的Cinity 影厅的三分之一,二来看中的是Dolby Cinema 从画面、音效到影院装修的全套定制标准。毕竟不是每个Cinity 厅都有Dolby Atmos音响系统。而个人看来,3D这个画面技术规格,其实天生是和全景声这音响标准,是互为补全的视听组合。(虽然杜比的3D眼镜比较笨重不便这事实在无奈……)
- 忠心为国的美国特工,离职后无法平安退场被自己的组织暗中抹杀,选择跑到南美哥伦比亚、东欧匈牙利,从而拍一下异国风光,顺带还塞一个俄国人的剧情,真是浓浓的90年代美式动作片常见的后冷战时代剧作元素。这种题材的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阿诺·施瓦辛格的片子。近20年前,有部由他主演并担任制片人的动作片《第六日》,正好也是个克隆题材,『我杀我自己』的故事。
- 这种角色威尔·史密斯其实并不陌生。20年前的《国家公敌》就出演过类似被追杀设定的角色。至于父子戏嘛,上一回他给儿子当配角的科幻片《重返地球》,票房是大扑街了。
- 加上常年做爆米花式动作片的制片人杰瑞・布鲁海默,以及Hans Zimmer工作室旗下的Lorne Balfe担任配乐。这整个配置完全就是美式动作片的流水线组合嘛。
- 所以呈现的结果是:整个故事就像90年代的好莱坞B级动作片那样,逻辑极为扁平和简单,情节在文戏中全用台词给你交待完毕,紧接而来就是动作场面爽就完事了。生怕你看不懂剧情……若没有最后两场对话戏,这片你近乎看不到李安的影子。从电影的商业开发而言,真是一个极为保守的安全牌。
- 事实上这种开发方向,在21世纪后电影领域就变少和不太流行了。说一段打一段配乐一奏就危险的玩法,过去十年采用线性叙事的3A级别视频游戏反而用得更多。《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神秘海域》这些关卡设计模版真是一个套一个的。
- 比起《少年Pi》《比利林恩》那样单视点叙事的剧本,这回一个传统特工片剧本的双线叙事,视点分散了。然而另一个重要叙事角色Junior刻画打磨却不够,沦为其他配角一样的工具人。导致他们长镜头有时用的不够极致彻底。每次切镜头到另外一条叙事线,都可能削弱观众的投入沉浸感。说白了还是剧本的粗糙,引发了一系列叙事节奏上的结构性问题。
- 虽然文戏很寡淡,但动作戏的打磨倒是非常棒。这群老师傅并没有丢掉过去一些优良传统。21世纪后的商业电影,开始出现大量甚至滥用快速剪辑的趋势。而他们则非常老派的,用大量场面调度和镜头运动,去呈现每个动作场面的视听空间。几场动作戏一系列设计,都是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并且在高规格3D放映条件下呈现得非常精彩,完成度非常好。
- 而且他们继续着《比利林恩》里的实验,更多地使用主观视觉镜头,长镜头调度。更深的画面纵深与多点透视,更多依赖镜头的推拉摇移,而不是剪辑对镜头的硬切与组接,去完成空间、视觉的呈现。个人认为这绝对是3D的正确方向。而120帧则能避免镜头摇移过程出现的画面抖动问题。除了朋友说的,应更大范围使用电动控制及稳定装置外,像ALEXA Mini LF、Sony Venice这样能体积小型化且为大画幅传感器的摄影机,早晚也会成为实拍3D电影的标配。大画幅下更强的透视,更广的视野,都是3D这技术手段的有力武器。《阿凡达2》就已经在这样做了。
- 而且他们实验更进一步的方向,是大量极致的,甚至只有现实光源的弱光夜戏。真是超级大胆的尝试。以及这回还用了Phantom 高速摄影机,总算多了3个高速升格镜头可看了。有些2D电影的技法失效了,但有更多电影百年发展总结出来的视听手段与规则,还没被大面积在3D 120帧条件下做尝试与探索。
- 某程度来说,上述提到的3A视频游戏大作的各类名场面,为《双子杀手》的几场动作戏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参考与影响(特别是摩托车追逐那场戏)。这种势头日后绝对会越发常见。
- 1996年诞生的首个克隆生物多莉羊,本身就离『正常』还远,一如现在李安搭上自己的影响力,去推动3D 120帧这高规格技术的探索。从这回『技术与题材』的进一步实验结果来看,真正该期待的,可能还是李安那部仍在纸面上的《马尼拉之战》。或者个人私心希望能出现的,大画幅摄影机实拍3D 120帧的《合金装备(Metal Gear Solid)》电影版?

双子杀手Gemini Man(2019)

又名:双子任务:叠影危机(港) / 双子煞星

上映日期:2019-10-18(中国大陆) / 2019-09-25(匈牙利) / 2019-10-11(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威尔·史密斯 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克里夫·欧文 本尼迪 

导演:李安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David Benioff/乔纳森·汉斯雷 Jonathan Hensleigh/达伦·莱姆克 Darren Lemke

双子杀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