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稿子写出来就很晚了,因为不好写,原因有二。首先,没有读过更多关于科学技术哲学的书籍,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非常苍白。另外,面对颇有好感的李安,我的立场也是摇摆的。但最终还是老生常谈地写出来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写成了什么,仅供留底探讨。
1.
2016年9月,阿姆斯特丹,当我坐在一块全世界最先进的银幕前,第一次看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片段时,我向同事形容它,“连毛细血管都清清楚楚”。那时,我还未意识到这是一种片面描述,120帧给我的“清晰”只是一种直接观感。
最恰当表述应该是,“在毛孔都能被极清晰呈现的银幕上,当男主角被勒住脖子,120帧让我们注意到人物肤色的反应,我甚至目睹了因为缺氧和窒息导致的毛细血管的凸起和消失过程。”
也就是说,120帧给电影带来的变化表现在镜头所呈现事物的运动上。
24格并非是一个铁律。电影人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要想保证画面流畅的最低标准,声画恰当同步,同时也最节约胶片成本,24帧是有声电影的最佳选择,也是最低选择。
进入数字和商业大片时代,大场面成了重点需求,动作更细致,帧率跟不上就不行了。
对比普通4K、IMAX影片和《双子杀手》,后者追车和运动物体的镜头,比如子弹轨迹和物体碎片纷飞,运动(声画)更流畅,观众更身临其境,仿佛子弹打穿的碎木屑清清楚楚地飞往我们的眼睛。
帧率越高也越有利于镜头跟随人物视线、动作等轨迹,比如男主角用视线侦察四周环境,镜头可以快速跟焦且保持清晰、不粘连。
为了120帧呈现,《双子杀手》所有人物动作都在人类能力所及范围,追车时的磕磕碰碰和高难度动作皆由人完成,它营造了另一层真实,让传统替身、特技或者瑕疵纰漏变得无所遁形。
请注意威尔·史密斯的表演,动作和表情尤其沉稳,当镜头能清晰展现呼吸时,他甚至要拿捏鼻翼翕张的节奏。不过,《双子杀手》人物的表情变化并不丰富(过于严肃),仿佛为了技术做了减法,减少了层次。
此外,为了突出人物的真实,打光对它和《比利·林恩》来说变得很重要,通透得像游戏。
当下,有些导演和大片选择48帧和60帧,已足够满足需要。因此,120帧带来的更细致的变化,观众能体会到多少就很难说了,《双子杀手》上映后,国内观众的质疑五花八门,话题都不在点上。
李安的困境在于他是极度超前的,世界仍不具备普遍放映120帧的工具条件和对120帧的正确认知。
面对《双子杀手》票房失利,不少媒体选择为李安开脱。有的媒体举例当年彩色影片出现时好莱坞影评人的抵触,仿佛是在证明,一项新技术刚刚问世时,人们对其的态度必然是消极的。
可是技术升级之难并不能说明人类很“懒惰”,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在上个世纪是几年之内就普及的潮流。从《比利·林恩》到今时,120帧的探索已有三年更久,仍然只有李安一人在引领。
有声和彩色是从无到有的过程,120帧带来的却是“真实”与“更真实”的差别,人们对“更真实”的需求远没有那么迫切。
人类有念旧倾向,当数字替代了胶片,很多人开始缅怀胶片的颗粒感;当彩色电影越来越清晰,反而有更多精致的黑白作品出来;卡梅隆的3D当年多么震动,被当作一项革新的技术,如今也成为众多制式中的一种。
当银幕越来越真实,虚构的空间和现实越来越接近,这种真实反而会干扰到观众的沉浸感。因此,相对于有声、彩色和3d给人的新鲜刺激,李安真正面对的现实困难并不是人们的不愿升级技术的慵懒,而是目前世界尚且没到“更真实”的阶段。
2.
现实技术升级之难不会是李安面对的最大困难。李安坚持技术的动机是可疑的。
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李安这样描述他对120帧的坚持,“我觉得我们慢慢可以体验电影,当然不是说你座椅摇啊,或者放一下气味、喷个泉,不是那种体验。而是在我们吸收讯息在脑筋里面整顿之后,怎么样在身体里有一个化学反应,我觉得这有一些本能上的不一样。所以我用体验来讲,我也没有更好的形容词。”
这句话凸显了李安对120帧认识的不确定性,他对科学的认识停留在似是而非之中。作为先行者,他没有为这项技术提供更有说服力和成熟的哲学和理论解释。
当摄影机更高清地捕捉现实,投射到银幕,银幕展示更高清影像,再进入人的眼睛带来观感,这种真实对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人们又如何在哲学层面解释“120帧真实”和“现实”的关系?
更何况,李安在现实中不断强调技术,变成了“技术控”,和他在影片中对科技的立场产生了矛盾。
过去的科幻电影偏爱向观众提供一种景观化的未来图像,例如《降临》,承担政治表达,影射人类当下的处境,所以普遍带有重科学哲学的构建、重批判和反思的态度,始终隐含着人类对黑科技的恐惧。
《机械姬》主角如此说道,“将来有一天,人工智慧会回顾我们,就像我们回顾非洲平原的化石一样,一个直立猿人,住在尘埃里,使用粗糙的语言和工具,最后全都灭绝。”《2001太空漫游》的反派是个机器人。
为了保持自己的作者性,富有人文立场的李安没忘记在《双子杀手》中加入自己擅长的思考,父子关系、人的困境和所谓俄狄浦斯情结,探讨科技带来的伦理困境:
关于衰老和自我;关于身份,当自己的克隆体站在你面前,他是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兄弟;探讨人类的原罪,克隆战士算不算无辜生命。“你有了人性,你就不是完美的战士了。”
李安在影片中接过以往科幻电影的衣钵,他对克隆的反思便成了对几十年前《银翼杀手》的老生常谈,那部粘滑、沉闷、冗长又先锋的电影早已成为不朽,且画质糊得可怜。
《双子杀手》对克隆的理想化展现,包括其推动故事的起承转合,无法排除剧本创作者持有“基因决定论”嫌疑,藏着残酷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
如果这个克隆人复制了你的基因,将继承你的一切,战力、头脑,甚至过敏、下棋这样的兴趣爱好。如果你人性弱点来自于童年没有好父亲陪伴,那么给克隆人一份父爱弥补,他的身心可能比你更强大。
剧本的科学观与在现实中不断向世人安利新技术的李安,形成一种对照、一对矛盾。人们会问,他所坚持的120帧,焉知不是电影里他所反对的克隆,会杀死电影,甚至彰显游戏作为新艺术形式比电影更善于使人沉浸?
那么,120帧还会是技术带给电影(过去经验里的电影形态)的一次进阶吗?
3.
按照辉格史观,社会必然是会发展的。技术官僚主义者们坚持,科学技术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进步。此时的李安,像是一位技术官僚。可是120帧必然会是电影进步的方向么?
要知道,科学是现代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法。但是科学的推论并不总是确定的。
在几百天的时间里,农夫每天早上都给鸡带来食物,于是鸡归纳、推断,农夫每天早上的“访问”都会带来食物。直到有一天,鸡很开心地盼着食物,但这次农夫家突然来了客人,把鸡杀死了。科学是建立在一次次实验基础上的归纳。科学的推论和鸡的推论谁更值得信赖?
过去技术给电影带来革新,未来还会?
尼采质疑科学宣扬自己能解释世界的能力,例如科学可以知道火的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的放热反应,但不知道二者为什么会反应,亦不能解释火为什么会以这样的形态存在。
科学试图描述火的过程,而艺术恰是为了描述科学之不能描述的“火的形态”。
人们往往觉得电影是跟技术最密切的艺术门类,伟大的电影把艺术和科学这对“敌人”粘合在一起。实际上,科学向任何艺术门类都提供了工具,绘画的画笔是一项科学发明,雕塑的大理石材质与科学有关,文学伴随着印刷而繁盛,建筑更是力学的彰显,多媒体对现代戏剧帮助甚深。没有哪个艺术门类离得开科学。
M.C.埃舍尔甚至把数学和几何做进了版画,他形容自己的作品:“I consider my work the most beautiful and also the ugliest。”
博物馆的文物显示,两千年前的人类和当代的人类在智识上并无不同,那时的人也会抱怨生活多么枯燥,自己多丧。人们常说技术革命,技术本身带来的更多的是革新和改革,而真正的革命仍然要以思想的颠覆为标志。
对电影来讲,蒙太奇的发明应高于有声和彩色技术对电影的意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各个国家的新浪潮所带来的新鲜的艺术理念,比技术革新更能保证电影长盛不衰。
《双子杀手》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都是适合呈现120帧技术的剧本,如果您注意我第一章的描述会注意到,李安仍是在依照传统的创作理念拍摄,把既有的适合的技巧借高帧率再次展现。
如果将来,李安和他的后来者可以为高帧率构建新的理论和艺术技巧,或者试图拍摄未来科技时代高速飞转的人性故事时,120帧未必不会像24帧那样成为电影技术的标准和“底线”。但目前,我们尚难定论。
在电影最后,老年威尔·史密斯不断告知一些人生经验,而年轻的威尔·史密斯则笑言,有些弯路他想亲自体验。我想,对于已积累下很多经验,但仍然像个孩子一样探索新事物的李安,二人的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也道出他内心的摇摆。
他不仅要说服世人,更要自己说服自己内心。FIN

双子杀手Gemini Man(2019)

又名:双子任务:叠影危机(港) / 双子煞星

上映日期:2019-10-18(中国大陆) / 2019-09-25(匈牙利) / 2019-10-11(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威尔·史密斯 玛丽·伊丽莎白·温斯特德 克里夫·欧文 本尼迪 

导演:李安 编剧:戴维·贝尼奥夫 David Benioff/乔纳森·汉斯雷 Jonathan Hensleigh/达伦·莱姆克 Darren Lemke

双子杀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