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很怪的心理习惯:看完一个越是平淡无奇的故事,心中越久久不能安定。
    《海街日记》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日记”,靠的是流水线般波澜不惊的生活外表,和人物内在世界里心事深深的对比所形成的张力。
    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一年之前看过《空气人形》,很显然,那一部作品不论从立意还是拍摄上都向着“精灵古怪”一边发展,结局也给人以诧异感,它是通过正面冲突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故事本身也很平淡,但是在情节推进,一个空气人形(充气娃娃)和男店员的情感步步升温的时候,观众难免已经可以自行预料到,怪诞的故事,结局会是一个悲剧。
    这一次,观众什么也预料不了了,如果故事的情节是汤里的盐,那么《海街日记》这碗汤中,也许只有勺子不小心抖动时渗下的细盐几粒。故事开始于一场葬礼,以此为契机,主人公浅野铃第一次与同父异母的三个姐姐相识,接下来与姐姐们一起生活的一年里,浅野铃渐渐地在大人们的点滴言语细节中知道了父亲生前的形象——一个离开妻子孩子随情人而去,但是“说不定又很温柔呢,不然怎么养育出这么温和的一个妹妹”的男人。所有的故事情节到此为止,其他的内容,就剩下了日复一日的吃饭,上学,上班,海边捕鱼,做梅子酒,在镰仓浅色的海边骑车,少年足球队的一次进球,每位姐姐妹妹心中的小情愫,在家里在电车在医院...日常得不可更日常。对于外国观众,倘若称《海街日记》为一部日本镰仓古都的城市宣传片也未尝不可。
    然而流水账式的日记会让人视觉疲劳,镰仓的海街却是一部有深度的日记,每一个生活细节似乎都慢了半秒,从锅里捞起沙丁鱼盖浇饭的时候似乎也要凝视半秒钟。不得不说,《海街日记》给人一种“路上的每个行人都有他深深的心事”之感觉,不管这心事是喜是忧。导演是枝裕和把镜头的触角伸向了这个小城里这个街道的每个小人物,观众们也被这触角温和地安放在“海猫食堂”的饭桌前,在捕鱼船有节奏的晃动里,在江之岛电铁镰仓高校前站你们对灌篮高手的回忆里(笑)......一年之后,四姐妹的老宅确定不卖了,大姐放弃了跟随她的“男友”去美国的决定,15岁的浅野铃也安下心来长居于此,所有些微干扰性的人事扫除干净,这日记即将书写得更加纯净的时候,电影在四姐妹海滩散步的温馨长镜头的右侧,浮起了尾幕。此时此刻,坐在荧幕前面的观众心中,一切“会不会突然有悲剧降临”的担忧消散而去,电影平静到底,日记自始至终都是浅色背景。
    也许,在大场面剧情的末尾,加上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比如近期上映的《寻龙诀》,《美人鱼》),是商业电影惯用的手法,同时也在赚足票房的同时完全扼杀掉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反思力,是典型的贺岁电影,“春晚电影”;而在一个准悲剧的末尾,严酷地加上一个完全悲剧的结局:“主角终于挂掉了”(比如很早以前的《新宿事件》和近期的《老炮儿》),一定能够让人回味许久,想法很多,争论不已,因为这样的情感张力简直赤裸裸地摆在了眼前,完整看过《新宿事件》的朋友们,谁能忘掉成龙大哥最终没能在新太久保站见初恋最后一面,连尸体都直接被东京地下肮脏湍急且含血的污水冲走,毫无交待直接黑屏的一幕?
    带血的结局,冲突赤裸,情感绷张,肉眼可见。相比之下,《海街日记》的结局不算结局,所有情感和矛盾写在心里,甚至不同的观众,对15岁的浅野铃对已故父亲的情感是正是反之认同,未必相同,对29岁的大姐香田幸对独居且远居札幌的母亲的情感是正是反之认同,亦未必相同。影片结束后的我反思许久,稍有悲观地以为日本社会心理过于封闭,人与人之间相敬如宾,每个小人物都那么善良,但每个小人物亦不够自我诚实,带有一种半理想主义的性格,并且他们知道理想们都太高,永远是理想(比如运动服装店店员的登山梦),只有日复一日的流水账才是人生。
    然而,电影之外的小人物们,谁又不是这样。况且,越是亲人之相待,越是心思敏感,内外不一。于《海街日记》中表现出来的,正是从北海道回老家来祭祀时,年长却时髦的母亲与她已故丈夫当年的情人的孩子——浅野铃初见的那几幕,淡淡一句相处可好,岂是经历过人情世故者内心的全部语言,“计划着把老宅卖掉”,又岂是她随口冲动的一句话?相比之下,“远亲”不如近邻,海猫食堂里美丽的二宫阿姨的病逝,才让四姐妹流下完全诚实的眼泪,在同班少年的自行车后座上,樱花树下的浅野铃,才第一次露出完全诚实的笑靥。这些心中不便诉说的内容,才是日记里每个简单的汉字承担的重量。
    在全长2小时7分钟的电影的一半处,导演让情节进入了一个气氛顶点。浅野铃坐在同班少年风太的自行车后座,随着bgm:イルミナ的渐入,单车驶入“樱花隧道”,花树参天,春风和煦,童音吟唱,一切都是浅色。在这里,一个30多秒的长镜头写在浅野铃的脸上,风将她的短发吹拂后扬,一片樱花瓣吹落在她的额角,双眼微闭,嘴角上扬,空气通透,似雪的樱花飞驰向后,浅野铃在两小时的时间里大多在微笑,却没有哪一刻比此时的笑容更加纯粹。除了导演竭尽全力让观众体会的心里描绘,这里有和环境契合得天衣无缝的bgm的功劳,更有摄影色调的功劳。
    所有的摄影类app里,都有所谓“日系清新”的滤镜。简单来说主要是拉高了白色色阶,降低了阴影,提高一点儿浅绿的饱和度和亮度,拉低一点儿蓝色的饱和度。说得更简单一点,这是一种“又浅又亮”的色调,《海街日记》所有的户外镜头,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为高质量的风光片。就算没有阳光,也是刚下过雨的通透天气,海是浅蓝,山是浅绿,屋顶是浅灰,天空则是介于蓝和灰之间的,更浅的蓝。电影别有构思地将镰仓古都的意象特意塑造了一番。第48分钟开始的捕捞和晾晒海鲜,放课后的告别,海边的公路,自行车和铁轨,电车,一连串的意象在好几分钟的镜头切换里一段段呈现,给人一种旅游宣传片或者纪实片的错觉,每个出镜的行人和匠人都实实在在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四姐妹的小家庭一下子切换成海滨城市镰仓的日常细节,这样的小片段,在全片出现了至少三次,温情不已,令人向往。
    这样类型的电影,香港导演许鞍华也曾拍过,叫《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述的是一对母子在暑假的日常生活,也在平淡的日子里折射出淡淡的人情味,流露出香港普通新城组团天水围的温情一面。然而香港城市,即便从港岛发展到九龙往北的新城组团,仍然高楼林立,比较逼仄,社区温情与城市外表不易完美地融合;在《海街日记》里,浅灰的民宅,浅黄的海鲜,浅绿的电车,白色的疗养院,人口密度恰好,交通秩序良好,人居环境自然而然地为电影增色。
    当然,一味地对比日本与中国,不客观地认为国外的月亮是圆的,这是哈日哈韩一族的做法。电影中镰仓小街道的社会融洽,邻里和谐不能代表全日本的社会软件环境;就像几个医闹剧,家庭伦理剧不能代表中国的人际社会一样,越是艺术的作品,越多多少少带有一种文学夸张,带有主创者对未来的期待。电影是载体,既承载现实世界的一缕,也承载心理世界的一缕,《海街日记》即成功地只承载了这两者各一缕,这也是我欣赏它的主要原因。

海街日记海街diary(2015)

又名:海街女孩日记(港) / Kamakura Diary / Umimachi Diary / Our Little Sister

上映日期:2015-05-14(戛纳电影节) / 2015-06-13(日本)片长:127分钟

主演:绫濑遥 长泽雅美 夏帆 广濑铃 大竹忍 堤真一 加濑亮 风吹 

导演:是枝裕和 编剧:是枝裕和 Hirokazu Koreeda/吉田秋生 Akimi Yoshida

海街日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