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刷了《海街日记》,感觉比从前看又多了点特别的感受。
之前和朋友聊过说;希望以后社会上关于家庭的组成形式能够更加多种多样,不是只有爸爸妈妈孩子的组合才为人们所接受或默认,可能会让人想到LGBT人群,不过我初心是想到了类似《以家人之名》这样的组合形式,虽然大家都是由爸爸妈妈的延续而来到这世界上的,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却不一定都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在社会的各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暗示下,这些朋友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可能会感到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但这并不代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缺少爱的,只是这份爱可能更多来自单身父母亲或者近亲或者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我希望的是,有一天,各种组合的家庭都能够有更好的自处方式,也更能够为社会所接受认可和善待。
小幸姐在与妹妹的共同成长过程中,被迫承担了“长姐如母”的角色,让人感叹她失去了童真的感觉,其实这样的成长轨迹也不能说是不好的,有失去的同时自然也收获了体贴可靠的性格,这也使她更加适合护士的角色以及她最终选择的临终关怀工作。不过回头一想,为什么成为了关怀家庭,更多承担责任的角色就变成了所谓的妈妈呢?或者说为什么家庭当中承担关怀体贴角色的被我们默认为妈妈呢?能不能小幸姐就是一个姐姐,一个关怀体贴像是顶梁柱的姐姐呢?如果这样的家庭组成是自然而然的话。
当时看风太和小铃相处的时候,只对“这件浴衣很适合你”这句印象比较深,但是也感觉风太的长相不太是心里的理想型,就没怎么关注。这次再看的时候,觉得这种没有压力,单纯陪伴,也没有狗血青春伤痛文学的青年crush,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看风太骑车带小铃在樱花隧道兜风,就是最纯真的少年情谊啊,那里太美了,好想去那里骑车散步或者野餐啊。另外风太也有在小铃感到困惑烦恼时候开导她,让她知道小铃的到来不是灾难的预警啊,也打趣说了自己在家里的困扰:家里三个儿子,他是最小的,父母一直想要女孩,所以他的照片最少。突然觉得他说这话有点可爱,私心偷偷想:不管他们是否在一起,风太的父母一定会很喜欢小铃的。
小幸姐的母亲来告别,放下礼物,还准备了小铃的那份,有点出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小幸姐陪她去给外婆扫墓,送她外婆和自己酿的酒,邀请彼此多多相聚。明明是简单的行为和话语,但是却给人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让人能够以无限的精力去和生活打怪升级。
其实原谅到底是对谁更有利呢?是被原谅的人获得了救赎还是选择原谅的人获得了解脱呢?我觉得相较之下,原谅对于选择原谅的一方更加有利吧!看过的武侠当中经常有得道高僧或者说是已经超凡脱俗的道人,他们都主张慈悲为怀,给人改过向善的机会,也不去记恨别人一时的恶意,更是经常点化别人。现在才明白一点点他们的意思,也许怀抱着恨意的人更像是生活在深渊,也更接近罪恶吧,容易因为仇恨带来的执念而剑走偏锋,或者说更不容易感到快乐。熟悉的人物像是谢逊、慕容复、萧远山......
不过退一步讲,到这种境界对我们常人来说还是很困难的,不过那也要锲而不舍地追求幸福和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