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海街日记》
上周有幸看了日本导演是枝裕和15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海街日记,一部极其富有生活气息的电影。是枝裕和,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文艺科,后加盟TV MANUION制作公司,主要拍摄电视纪录片,与1993年拍摄了关于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纪录片《当电影映照时代:侯孝贤和杨德昌》。而后执导的剧情片《幻之光》《无人知晓》《空气人偶》《奇迹》《如父如子》《步履不停》均在国际电影节或日本本土电影节有所斩获,被人们称为20世纪90年代晚期“新日本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他是继小津安二郎和成濑巳喜男之后最具日式电影风格的导演,他的作品风格朴实,注重内省,影片中常常大量使用固定镜头,用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去触碰人们的内心。
海街日记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吉田秋生的同名畅销漫画,吉田秋生和是枝裕和共同完成了影片的剧本改编。电影的开片第一个镜头便是二姐香田佳乃的脚部特写,吸引住了观众,随着三姐妹的饭桌上的闲谈,导演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对话将巨大的信息量抛给观众,在三人的话语中交代出父亲去世以及她们童年父母离异,父亲与另一个女人生了妹妹,后又离异带着妹妹与第三个女人组成家庭。与此处类似的还有大姐香田幸与医院的同事在其家中吃饭的一场戏中,三言两语交代了大姐和有妇之夫在一起的狗血剧情。这种超大信息量的对话很能吸引观众的观影情绪,让人有反复细心观看的欲望。
影片中出现的各种美食也是颇有深意。开篇便以三姐妹的早饭,道出离家15年的父亲去世的消息。秋日里,大姐用一顿传统庆祝搬迁的荞麦面为四妹接风。春天落樱的季节里,四妹与朋友们在二宫女士情人的店中吃到父亲曾为她做的沙丁鱼面包。炎炎夏日中,对母亲和父亲都记忆甚少的三妹为四妹做的姥姥教的鱼糕咖喱。片中青梅酒更是点睛之笔,大姐在和母亲一起去给姥姥扫墓后将姥姥生前做的梅子酒都拿给了母亲,它包含着释然与亲人之间的温情羁绊,无需开口就已了然。所谓亲人,就是留着相同血液的人们在一起分享自己的记忆呀。大量日常生活吃饭的镜头让人感受到影片的真实,每个人饮食的方式与喜好,也暗示着每个人的性格,从而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家庭。
原作者吉田秋生对导演改编的要求只有一句话:请注意呈现镰仓季节的变化。导演是枝裕和用他温和的镜头来向大家展示出来小镇四季更迭。四姐妹初见的炎炎夏日,足球少年们在赛场上奔跑着的秋日,冬日里光秃秃的梅子树,以及春天少年载着少女骑着单车飞驰过樱花树下,落在少女脸上的点点落樱。正是这日常生活中展现的细节之美,让观影者感到四季的变迁,人情的温暖。
整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片段便是四妹穿着浴衣和伙伴们看完烟花后,回家与姐姐们一起放烟花,随着菅野洋子女士缓慢、轻柔的配乐响起,明亮的烟花,漆黑的夜晚,身穿素净浴衣四姐妹,这一切看起来这么美好真实。没有太华丽的镜头语言,只有简单的缓慢平移,让人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平凡却又幸运。
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似乎比其他国家更常提到死亡这一概念,或许因为日本总是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地理位置四周环海,所以生离死别在这个国家更为普遍。影片中三次出现了葬礼,分别在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开头父亲的葬礼承担“起”的作用,介绍人物关系,引出妹妹;中间部分外祖母七年祭中,塑造三姐妹对母亲的态度,以及后面大姐香田幸与母亲的和解;而最后结尾处二宫女士的葬礼上,导演借二宫女士的情人道出了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虽然知道马上就要死了,但依然能感到美丽的东西是美的,好开心。在是枝裕和的电影中,死亡变得平和而美好,二宫女士与情人在赏樱后去世,让人由心底感到温暖。四妹与大姐来山顶看镰仓的景色,在这里姐姐与妹妹分别道出自己对父亲与母亲的不满,两人至此心结解开,妹妹不再因为自己母亲是姐姐家庭的破坏者而释怀。看到这里我第一反应便是岩井俊二导演的《情书》里面渡边博子对着雪山大声呼喊,她说你好吗,我很好。这就是我们最平淡的生活,时间会冲淡一切,我们终究要学会和过去的一切和解,去迎接更好的未来,一切的伤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弭于最平常的感动之中,而正是这份最为平常的感动,也定会成为我们日后对抗艰难生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