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信仰是死的,只是寻求一种解释世界的体系。在教会中,一群反智主义者把所有事情都强套圣经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推出心灵鸡汤。这样的情况下,我感觉不到信仰的生机和活力。看到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安德烈.卢布廖夫》还是颇为震撼。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在途中见证了众生疾苦,又因救人而手刃同胞活在罪与罚的煎熬中。他开始怀疑信仰,一度看不到希望,深陷痛苦中而无法下笔作画。最终他在东正教的钟声祈祷仪式下获得了心灵的救赎,走出了煎熬与痛苦。这个祈祷仪式在东正教中象征着驱逐所有恶灵,净化普天之下人的灵魂。他在此看到在场人发自内心的平安喜乐后释然了。他终于明白了苦难使人重生,他可以画出心中完美的《三位一体》圣像画了[流泪]塔可夫斯基和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信仰就是鲜活的,充满着艺术气息,优美而崇高[流泪][流泪][流泪]现在想想,神学家中我对奥古斯丁的信仰也有感触。就讲一下奥古斯丁吧。奥古斯丁早年是摩尼教教徒,生活浑浑噩噩。后来他接触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后归入基督教,把新柏拉图主义引入到基督教神学中,让基督教神学得以全面系统化成一个体系。我现在无法想象,新柏拉图主义哲学没有被引入基督教的话神学该走向何方,拒斥“雅典”(哲学),仅靠特尔图良的“因为荒谬,所以信仰”(耶路撒冷)的话神学到底会发展成怎样。奥古斯丁因为是平民出身没有受过希腊文教育,在当时没有办法阅读柏拉图原典。但是他在《上帝之城》中洋溢着对柏拉图的无限歌颂与赞美。现在想想,我读过《上帝之城》的这一段真的非常幸运。柏拉图被奥古斯丁称为教外“最接近上帝的人”,有人说这是奥古斯丁亲自给柏拉图施洗。这就是一位基督徒对“外邦人”(非基督教信徒)的至高赞誉吧。除了柏拉图,我不知道还有谁享受过这种至高赞誉,还是出自一位伟大教父神学家。我能感受到奥古斯丁的信仰是充满着温度的,柏拉图就是他人生中那位信仰上的“救命恩人”,他对柏拉图发自真心地感激和敬佩。

安德烈·卢布廖夫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1966)

又名:安德鲁卢布列夫(台) / 安德烈·鲁勃廖夫 / 安德烈·卢布耶夫 / 昂德烈柳布烈夫 / Andrey Rublyov / Andrei Rublev

上映日期:1966-12(苏联部分放映) / 1969-05(戛纳电影节) / 1971-12-24(苏联)片长:145分钟

主演:安纳托利·索洛尼岑 伊万·拉皮科夫 尼古拉·格林科 尼古拉· 

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编剧: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Andrey Konchalovskiy/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