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看完了《五月十二月》,但一直不知道怎么聊这部电影,今天与刚看完本片的长期居住在国外的朋友聊了聊,厘清了一些对本片的奇异的不舒适的感觉。
下面两段是剧透,可跳过。一种情感关系的奇观。朱迪摩尔饰演的女主,爱上了七年级儿子的同班同学,俩人在宠物店的仓库里幽会时被发现,曝光,女主被判有罪入狱,并在狱中生下了他们的孩子。出狱后,俩人依然走到了一起,组建了家庭,生了三个孩子,在家中最小的两个孩子高中毕业要离家去上大学的那个夏天,家里迎来了分别,也迎来了一位女演员深夜介入他们的生活。
两位女性角色都让人极度不适,都在有意无意中给身边人巨大的压力。女演员对角色进行生活调查,一个内心出发点是要对这种(她自认的)女主的不道德生活进行道德遣责,而同时,从她的通话中判断出,貌似她自己也正进行着一种不道德的小三生活。
配乐有着很强烈的悬疑感,与恬静油画画质的画面结合,给人一种深深地不安。
两位女主身上,的确有美国生活中存在的白人富裕女性身上的做作,虚伪,矫情,控制欲和道德审判欲。而看完后,无法说清全片对这两位女主是在讽刺还是在表达同情。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是无法与这样阶层的女性的烦恼产生共鸣的。
我和朋友同样对娜塔丽波特曼的表演很疑惑,不知道她周身的做作,来自于做作的表演方法,还是角色本身的做作。那段对镜长段表演,脸部每一处肌肉抖动都因为无法让人共情,而显得特别刻意。
对于一些专业影评所说的“禁忌的发起者因为被旁观而兴奋,二者一起参与并推动了禁忌事件的发展”。唉,说白了,这故事不就是俩人门不当户不对,感情受遣责,但情侣们越是在这种不被看好的压力下越坚定这是伟大的爱情,一定要证明给别人看我们的结合是因为爱,且一定能幸福。结果经过时间沉淀最后至少有一方开始怀疑后悔这样的坚持是对的吗?值得吗?
当然这种经典议题会一直被讨论,就是看讨论的方式是否能给人带来新鲜感感和更好玩的思考角度。与之对比,打败五月拿到金棕榈奖的坠楼的审判,就高明得多,有意思得多,女主也招人喜欢多了。
看了国外评分,果然是影评人所爱,大众无感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