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广东农村长大的95后,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在从我身边的人物中找寻马有铁和贵英的影子。
像大家说的,贵英常见,马有铁不常见。
先说贵英,生病,但智力未受影响。被村里人嫌弃,被哥嫂视作瘟神,嫁给马有铁之前,从未感受过作为人应有的基本尊重。这种人物,在社会阴暗处,太多了。有因病影响智力的青年人,有因老弱被看轻的老人,他们无法反抗,只能默不作声,接受看似为他们好的安排,但这些安排,无不体现人性的自私,父权社会对个体意志的践踏。
嫁给马有铁之后,贵英慢慢获得尊重,更重要的是,获得平等的关心。马有铁不是高高在上的从男权角度对待贵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善美,是对个体的悲悯。慢慢的,贵英开始跟着马有铁,一起做农活,两个人似绑在一起,相互扶持。在我父辈这代人,女性鲜有专业的营生,大多数人结婚后,只能跟着丈夫一起经营,这是旧时代遗留的产物,过渡时期中真实存在的情况。我一直很佩服这种女性,看起来似乎没有主见或者没有能力独当一面,但是却非常坚韧,有为家庭无畏承担责任的决心。
而马有铁呢,诚然,这种又老实,又心善,没有男权思想,尊重每个人,甚至还会土地哲学的人,现实中不多见,甚至罕见到让观众怀疑其真实性。但是我觉得,恰恰是中国扎根土地最深的人,对土地有敬畏和感怀的人,都是这样的。他们知道跟土地对比起来,自己有多渺小,这可能是他们逆来顺受的原因,他们不想把精力用在对抗,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说脚踏实地,他们是根扎深土。
不过个人认为,对马有铁后面殉情的情节,导演处理得不够顺滑,这可能是很多人感觉无法共情的原因。前面缺少结婚前对马有铁生活的铺垫,仅有的暗示无法让观众同后面失去贵英产生强烈的反差对比,但我相信会有这种人,一辈子都是默默承受,生活暗闷,突然开了一朵花,而且这朵花还可能结果,让原本暗闷的生活多了颜色,颜色没了,剩下的不是黑白,而是黑洞,在吞噬着仅有的坚持。
另外这部片子的画面,构图,色调,真的很饱满又克制。没有为了表现人性的阴暗特意加重暗调,该有的浓烈色彩,饱满清晰,对比明显。构图也很独特,不是专业人士,最大的感受非常明显的三段式。
总的来说,这部片子不会让所有人都共情,即使共情也不一定方向一致,但这是好电影的体现,好电影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体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