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本不该存在任何争议
关于这部电影的争议,主要可以分为两派。认可这部电影的人,认为中国的依然有很多生活在农村的人,过着影片中马有铁的生活。或许他们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父辈,他们有过贫穷的体会或是仔细听人诉说过贫穷的故事。总之,他们既不质疑影片的真实性,也不觉得把镜头对准一个这样一个贫穷且朴实的群体有什么错。另一派,认为这部电影就是拍来去迎合西方审美领奖的,他们认为这部电影以偏概全丑化了中国农民,特别是在二十大之前,在中国即将迎来一个新的未来的节点,以这样一部电影展现在世人面前,未免有点灰头土脸,不符合大国形象。总之导演是个心怀鬼胎,只顾自己名利的奸险小人。
聚焦这两种观点的本质,是否是因为中国人往上翻几辈子都是农民,只能靠着没日没夜无穷无尽的劳动换取仅够生存的物质基础。因为贫穷,想上学的时候上不了学,想吃饱的时候吃不上饭,这种对贫穷的恐惧是根植在中国人心中的,那些讨厌这部电影的影评人,业内人士,或是电影专家,不管他们承不承认,他们那么做只是出于对贫穷的恐惧。他们也惧怕贫穷,他们不想让西方影评人再次觉得,中国依然是那个凌弱的,任人宰割的中国。同样的,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我相信他们同样也惧怕贫穷,本来就没有一个国家的人会比中国人更加惧怕贫穷,特别是那些拼命从农村来到城市,并且改变了命运的中国人。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愿意面对,不管曾经还是现在,就是有那样贫穷的人活在这个国家,这是改变不了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一定关联的,为什么就是有人不愿意去接受呢?
我为什么认为这部电影本不该存在任何争议,是因为我不想说服任何一方,每个人对于一部电影都有权利喜欢或是不喜欢。只是在目前存在的两大争议里,有一个很不符合电影观赏的逻辑。那就是中国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电影里的农民,一定跟现实中的农民有一定联系。其实农民,可以只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所指的意义,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我相信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电影创作者一定都有这样的意识。在所有人都在讨论这部电影有没有真实反应中国农民的全貌的时候,我觉得作者本意也不在于反应中国农民的全貌。本来也没有一部电影,可以纵横南北涵盖中国所有农民的生活,也没有一个电影作者会有这样不切实际的野心。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情,我认为作者在探索的是一种爱情的形态。尽管最后它是不尽人意的,是残酷的,但在它最美的时候,已经足够动人。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农村,所以它可以更加纯粹,它可以只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它可以只是两个人在广阔的天地下做着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当然,也许城市也可以有这样的爱情,只是作者更加熟悉的环境是农村而已。这部电影,与农村生活的关系,仅此而已,不会更多。就算有争议,那争议也应当是和爱情相关的,而不是纠结于农村和农民。当佛用手指向天空,赞叹天很美的时候,他们却看不到不知道佛指的天空在哪里,他们只能看到佛的指尖。
无论是戛纳,柏林的电影审片员,我相信他们更不会这样狭隘地认为,这样一部影片中角色的生活现状,可以直接跟中国的某个群体绑定在一起,我相信他们更加在乎的也不是这件事。他们更在乎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因此他们甚至可能不用全部看完,就可以断定这部电影是否有资格入围。电影诞生于西方,他们也有着丰富地阅片经验,任何一个文化人都不会狭隘地把一个国家的现状和一个国家的电影简单粗暴地绑定在一起。而我国的专家,仅凭自己对贫穷的恐惧与鼠目寸光的理解能力,就将电影里的农村和农民和现实生活里的农民农村联系在一起,还高高在上地害怕外国人,害怕这样的表达会误导中国人。我想试问,你们也是仅凭电影去了解一个国家的吗?是谁给了你们这样高高在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