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日子,辛勤劳作就能解决温饱。
后来,有一部分人“投机取巧”,勤劳而纯善的老好人越来越难以自足。
在那些贫苦的到给麦田除草都算是休息的日常里,从未有人替他分担一点生活的难熬,哪怕他把力气送给了三哥,把血液送给了奸商,把生命所能榨出的几乎全部价值,都给了自己收不回回报的别人。
他唯一为自己的,是花了一年亲手盖起来的那所土房子,还没等到过几天好日子,就重新推成了一片废墟。
没有人在乎他的死,这是我理解的结局。
除了把他当成免费血库的那个宝马会觉得些许遗憾。
最后字幕简直是电影现实的双重讽刺,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谁帮过他,盖房的时候人影都没一个,曹桂英落水死在众人围观之下,交代完后事,你说他乔迁新居,那他就乔迁新居呗,反正钱在你手里,猪在你车上。
你大爷的。
风雨飘摇的人生,在那个半残疾的妻子来之前,破败无望;妻子的到来好像给他、也给那块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
春耕、夏种、秋收,辛劳的一年将将尝到丰收的甜头,那个别人给的“囍”字都还没有爬上蛛网,突如其来的死亡就打破了全部的奔头,婚照变遗照,新房变灵堂,冬藏变成了冬葬。
一只粗糙的大手,几颗小小的麦粒,希望这辈子的印记带到下辈子里去,撇开所有人的嫌弃一眼就找到你,那是这一生唯一遇见的真心。
老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大概是有老一辈的道理。
父母总把他们遵守了大半辈子的“道理”教给我们,做人要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而很多在我看来不过是让别人在给他们亏吃的时候更心安理得一些罢了。
赚了便宜的人从来不会说赚了便宜,他只会说 你看,也就是你,我才会帮这个忙,换别人都不行的。
从那些嘴里吐出来的慌,就像一呼一吸一样正常又容易。
全片看的都很压抑,片外哭不出来,片里活不下去。
那种苦是中国很多地区过去、现在甚至以后还会持续的真实写照,那些夏收小麦秋收玉米的农作习惯,马铃薯、大白菜的过冬储存,拉土的木板车,盖房子的土坯,厚厚的编织袋,昏黄的瓦斯灯,提水的小铁桶,400块砍价到80的服装店,小熊猫吃竹子的窗帘……是历史,是现实,是好多人穷尽一生追求的安稳,是父母辈真真切切经历过的曾经……
一山连着一山,遍野风沙,一头被解放的驴与他背道而行。
驴能到哪里去呢。
他能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