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诺兰的《社交网络》,不仅是题材和结构上的相似,也都是导演将其惯用手法和风格用在非舒适圈题材上反而创造巅峰的例子(但求颁奖季不要重复芬奇的悲剧)。即使按照诺兰影片的标准来看,本片的剧本、剪辑和音效也是最顶级的那一批,最后一小时几乎全对白的快速交叉剪辑能把我给爽飞。

好的地方因为实在很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夸,想重点说一下影片女性角色塑造的问题。一个大体的共识是本片其他部分较为突出,但其对于女性人物刻画的短板被空前明显地暴露(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只是之前科幻和远离现实的题材更能让人忽略这一点)。但我后来想了下,诺兰的短板其实并不是塑造女性,而是他不擅长从感性的细节上去塑造(任何)人物,也不擅长像创造科学奇观那样去搭建情感里的因果关系。因为我后续看了他在采访中回答的种种对片中两位主要女性角色的想法和设计,其实是有层次和复杂性的,并且他说的那些要点都有在影片中一一得到展现。比如凯蒂有着对于世界剧变的不安,有对自己作为生物学家却无处派上用场的压抑,有对于自己政治背景的担忧和愧疚,有被困于一屋之内只能照顾小孩的局促和崩溃,以及始终不肯屈服的精神和善于反抗的智慧。她其实是一个心路历程很复杂的角色,但观众却很容易只留意到她在片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酗酒、暴躁、默默支持丈夫的母亲和妻子形象。这其实是因为她的那些复杂背景和心理并没有和表象上的激烈情绪建立起一个可视的因果联系,诺兰确实给出了所有导致她崩溃的线索也给出了结果,但这中间的过程和细节却缺乏着墨,让人难以感性地从她的视角去共情,只能从理性上去推理这一切是成立的。对琼和奥本海默的关系也是一样,在诺兰看来,这段关系应该是要作为奥本海默内心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并影响其感性人格的一个核心,但说实话,更多观众和调查员一样只关注到了他们之间“情人”和“美共勾结”的事实。

但我也注意到了另外一些细节,能体现诺兰其实对于人物塑造很有自己的心思和见地。比如有这样一个场景,泰勒在看完日本核爆影像和报道记录后,仍然在不依不饶的劝说奥本海默支持氢弹计划,但此时他脸上挂着很明显的已经干掉的泪痕。再比如劳伦斯,他在片中不是一个会和人激烈对抗的角色,但他每一次欲言又止的神态和动作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心戏。诺兰执着地在影片里为每个人物都埋下了足够多的细节,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细节都能通过理性推理变成真实的感受,有些人事物也需要导演编剧去为观众搭建起一座感性的桥梁。

虽然以上说了这么多,我其实是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并认为这当之无愧是诺兰职业生涯的Top2,是很BD和BP的有力竞争者。我从不觉得结构工整、对技术流和宏大叙事的痴迷以及经过设计的情绪烘托应该成为一部电影的原罪,拜托这又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套用好词好句的高分作文,这是行业顶级的想象力、执行力和调度能力(还有支撑电影院和大荧幕活下去的生命力)诶!

另外,很高兴Ludwig Göransson正式成为了新的御用配乐,祝他前途无量。

个人2023年度观影总结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