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不同人物的传记电影,其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为人物的经历不同,其高光与至暗时刻的年龄不同,导致不同传记电影的侧重点不同,节奏不同。

拍奥本海默的传记电影,对其人生影响最大的一定是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刻,同时也会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高潮所在。

但想让电影更有深度,而不只是爽片,就不能把重点放在核爆的镜头上(事实上炸一次就够了,首次核爆最震慑心灵 ) ,而应该着重探讨原子弹诞生后对人类和奥本海默个人所带来的影响。

原子弹的诞生对人类来说既有贡献、又是威胁,对奥本海默本人来说同样如此,而奥本海默的人生悲剧又与其早期经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想讲好奥本海默的一生,如果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拍摄的话,你就不得不从他欧洲求学期间开始讲起,然后核爆是高潮,继而蒙冤受难,最后总统颁奖恢复名誉。

这样的叙事结构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平平无奇,非常俗套,以平反结尾难以发人深省;

二是核爆高潮之后,又讲政治迫害,前后内容割裂,像是两部不同类型的电影,而且高潮放在中间,就会更加显得结尾太平。

三是由于奥本海默晚年所受政治迫害与其早年经历有关,其早年经历不得不讲,而这里又不是重点,平铺直叙容易成为流水账。

由此,就体现出诺兰拍摄的《奥本海默》叙事结构有多么的出彩了。

首先时间点放在核爆后、奥本海默遭受政治审查的时候,而过去的事则以回忆的形式插叙,这有三个好处:

一是非重点内容可以直接省略、跳过,只以闪回的形式展现一些对其后面人生有影响的内容;

二是回忆的最后落脚点是核爆,时间线收束的同时,核爆和审查两个高潮放在电影后半部分同时引爆,避免头重脚轻;

三是前后两个阶段的剧情反复跳跃、相互交织,避免电影前后割裂。

其次,为了交待奥本海默遭受政治迫害的原因,同时又不至使电影转变成探案电影,诺兰又加了一条加害者施特劳斯视角的叙事线,直接把幕后真相展现了出来。

同样的,为了避免这条线与主线割裂,诺兰也把这条线打散了插叙到主线之中。

同时,这样做也带来了两个好处,一是前面施特劳斯的视角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二是后面真相大白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反转(施特劳斯并非他自己口中宣称的自己是奥本海默的朋友,而是敌人)。

另外,为了避免施特劳斯线的加入让观众看得混乱,诺兰专门把这条线拍成了黑白片以示区分。

最后,电影以爱因斯坦的忠告结尾,平反授奖只是作为插入的画面,这样电影的结局就并非是平反授奖,而是爱因斯坦的警告和奥本海默的不安,这样更能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by 雪夜阳光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