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很长,获奖无数,在现在这个时段能有这么长的电影无疑在考验中国人的耐心,但是好作品确实是只有长时间静心才能品出来的。后半部分是一部个人传记片,前半部分是一个伟大的项目,一个伟大的领域是怎么诞生的。
小镇模式,我们在旅游中见过很多石油小镇,也听说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有很多核小镇,没想到这种模式最早是来自美国,最早是来自奥本海默。核相关的研究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所以这里的人必须封闭式管理,而为了让他们安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们家人也接过去,电影中着重强调了要有学校、教堂、酒吧,这就是最具生活气息的地方,让工作效率更高,甚至让他们的家人参与项目打下手,这也能精简人员,同时提高保密度,参与的家庭数越少,项目泄密的可能就越少。电影不失风趣,建好了这个小镇,我就是将军,造出了这个炸弹,我就是诺贝尔奖。
量子领域,在普通人的思维中,牛顿是伟大的,爱因斯坦是伟大的,这里淡化了爱因斯坦的伟大,因为一个同样重量级别的领域出来了,就是量子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它过于抽象,而且研究成果对生活影响太小,所以这个领域到现在其实还是没有被教科书推崇,没有被街头巷尾熟知,但是我们的高考是给予了其尊重的,高考物理的三道大题,永远是一道是牛顿的力学,一道是爱因斯坦的动能方程,一道是量子领域,由于高中生的局限,只能考最起初的法拉第、特斯拉,更深层的麦克斯韦要大学才能学,而更深刻的普朗克、波尔,也是大学才能了解。量子领域是高中生物、化学、物理的重叠点,能明白这件事并把三门学科通关的中国高中生,基本就已经能获得省竞赛奖了,这就是量子领域伟大而重要的一个体现。这个电影没有黑爱因斯坦的意思,而是说,量子领域,奥本海默,他对人类的价值是巨大的。对于理工学生来说,这个电影就像彩蛋合集一样,总有一些的人物突然出现,然后像我们展示当年他的风采和言论。
非圣人,我们国家讲人容易捧成圣人,不允许英雄有任何私心、贪欲,似乎不像是个正常的人,而西方的电影讲人的时候敢于直面人性,爱迪生和特斯拉的人性,奥本海默对于性方面的故事,甚至被军官调侃,人非圣人,但是这样才更加真实,牛人生活的道德压力才会小很多。
西方不喜欢二战英雄。我们看到了人心丑陋的一面,无论是奥本海默还是之前那部电影模仿游戏讲图灵,战时当佛供着,战后待遇比战犯还可怕,令人唏嘘不已。看来无论在哪里,科学家最终还是弱势的,我们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声名显赫的英雄居然能被这样的侮辱。但是事实上可能一个普通的上校,就能欺负一个绝无仅有的科学大师,政治的车轮碾压着科技,政治能不计成本的投入巨大的资源支援科技发展,也能轻而易举的摧毁科技。战争时人们拿着枪在外界射杀,和平时人们拿着指控在内部陷害,一场战争结束了,另一场开始了,这里引用链式反应一旦开始就不会停下来,但是其实和核没什么事了,内部权利的游戏,政治的主见,地位的争夺而已,几千年人类都没停下来,谈不上一旦开始就连锁。
奥本海默心理最大的阴影就是核武器,这到底是人类福音还是毁灭机器呢,其实现在更多的观点偏向于人类福音,正因为人类拥有了最大的毁灭力量,反而彼此克制了,反而能和平相处。小时候小朋友们一言不合就打架,打完了也没什么事,长大了后破坏了强了,一个人是能彻底毁灭另一个人的,所以大家尽量能不动手就不动手,开始谈判,开始争吵,辱骂,核威慑带来的和平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没有核,我们现在还处于一个将军带几万人进攻的时代,有了核,人数就没有了意义,小打小闹也没了意义,才有了边境的安稳。当无论是科学家 还是总统,都对伤害了平民而内心不安的时候,那么反而是人性光辉的时候,说明他们都还有良知和人性,这就是进步和文明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核这个研究和问题,干不干不是自己定的,而是别人定的,别人干了,你干不干?
不错的电影,每个演员都很经典,能安安静静看3小时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