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依旧认为《敦刻尔克》是他最好的电影,这是他的风格与类型结合得最好的一部电影。而《信条》和《奥本海默》则是他在自我复刻般去套《敦刻尔克》的成功法则,将自己的风格与特工片、传记片进行糅合。我认为从《敦刻尔克》开始,诺兰便开始了他新的创作阶段,他的创作思路发生了改变,并且他貌似并不满足于他现在所处的影史地位,他希望能像希区柯克的"希区柯克式电影"一样,创造出属于他的"诺兰式电影"。所以他可能是在有意地让自己的电影更具风格化、个人化,以此打造出专属于他的"诺兰式风格"(如果他下部电影还是有相似风格元素的话,那基本就能完全确定)。不过,在他开始接触大制作后,除了《敦刻尔克》以外,在与其他和他所处相近地位和类似影响力的导演对比而言,我认为他在导演上的天分十分平庸,尤其是他的影像思维和在镜头语言的设计上,简直是乏善可陈,他电影中奇观化的大场面和近几部的大声效,只不过是层华丽的包装来掩饰自身导演技法的缺陷。
《奥本海默》前半段(在去小镇前)我都怀疑是个新人导演拍的,镜头呆滞无聊,剪辑节奏混乱无比(我都怀疑创作者是不是短视频刷多了),正反打拍得让我直接无语了(尤其是火车对话,无趣的画面配上无节奏感的对话剪辑,真的是让人头疼),音乐前置(我都不明白了,非得把前奏放完吗,或者说非得把前奏做那么长吗,音乐和画面情绪完全对不上,就为了最后那个点,有必要把前面搞得那么激动人心吗)
炸前倒数,我实在是不明白了,音乐都快急疯了,怎么画面还在慢慢地扫卧在地上的这群人,如果你说音乐是代表人物情绪的话,那这画面的情绪能匹配上吗,本来这运镜就够慢了,又拍不到人,那这情绪要从哪里出来呢,从他们的屁股吗,就回来几下头,能看出哪门子的情绪,这段全靠音乐撑着,或者把音乐去掉,我觉得这都还正常一点,如果想和音乐情绪匹配,为什么不直接拍正面,一群人紧张害怕地趴你面前,这画面难道不更震撼,不更有紧张感吗。至于那个爆炸的效果怎么样......我觉得还不如直接拍演员的表情特写配打光,然后一切都不变,再配上那个声音,至于具体炸得怎么样,还是交给观众去脑补比较好,先不提效果怎么样,至少这样还算是保护环境了。
爆炸后,拍得还是挺不错的(应该不是因为前面拍得那么烂对比得出的),我甚至都怀疑这是唯一让诺兰产生兴趣,让他激起拍摄欲望的部分。
至于这部电影的门槛高不高,那我只能说它和诺兰以往电影的"烧脑"程度一样高。
而谈到诺兰电影的特效和实拍的话,说真的,你会那么在意斯科塞斯、斯皮尔伯格、斯科特、范霍文、索德伯格、昆汀、沙马兰、陀螺、维伦纽瓦、奉俊昊、查泽雷等导演的电影到底有多少是实拍、多少是特效吗,会有自媒体给他们的电影搞个特效镜头排行榜吗?